一根老化的軟管,可能成為威脅整棟樓的“定時炸彈”;一臺超期服役的燃氣灶具,隨時可能因零件銹蝕引發泄漏爆炸……近年來,我國多地發生燃氣事故,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燃氣安全成為社會高度關注的話題。
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今年一季度,陜西民營經濟增加值為4080.8億元,占GDP比重達49.5%,較上年同期提高0.1個百分點。民營經濟在全省經濟增長中的貢獻率持續提升,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關鍵力量。
黨的二十大首次將“教育數字化”寫進報告,提出“推進教育數字化,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為新時代新征程進一步發展教育數字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這塊柳公權所寫的《楊承和神道碑》是2021年才出土的,首次在碑林博物館新館和公眾見面。”5月13日下午,在全新升級改造的西安碑林博物館新館,講解員正在為游客講解館中陳列的名家名碑。
促發展離不開法治的有力保障。近年來,陜西立足省情,印發《關于建設更高水平法治陜西的決定》《陜西省法治社會建設實施方案(2021-2025年)》《法治陜西建設實施規劃(2021-2025年)》《陜西省法治政府建設實施方案(2021-2025年)》,完成法治陜西建設的“四梁八柱”架構,宏觀統籌全方位、多層次法治建設工作,在法治實踐中積累經驗推進改革。
“作為一個外鄉的匆匆過客,就因為被允許在政府機關院子免費停車這一件小事,我給蒲城縣政府點贊!”5月2日,一篇外地游客《給蒲城縣政府點贊!》的網文火爆互聯網。原來,西安游客張孝民先生“五一”假期到蒲城旅游,計劃參觀清代考院、楊虎城故居等景點,因游客暴增路邊無處停車,正在發愁之際,卻意外發現放置在路中間的醒目紅色提示牌——“假日期間縣政府、縣政協、檢察院、衛健局等院內免費停車”。按照提示,張先生很快把車停到了縣政府院子。
近期以來,西安美術學院雁塔校區師生通過學校東門外的過街天橋時,再也不用擔心“踩雷”了,這得益于省政協委員、西安美術學院書法系教授王衛民一件提案的落地。
記者從省中醫藥管理局了解到,2012年起,我省連續七年先后投入3633萬元為中醫館培訓負責人140人、骨干人才1491人,開展基層衛生技術人員中醫藥知識與技能培訓3.52萬人次,并通過“師帶徒”、“名醫傳承工作室”建設,培養中醫藥骨干人才533人。
讓老年人有一個幸福美滿的晚年,是“家事”,更是“國事”。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完善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政策機制。
城鄉融合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必須統籌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全面提高城鄉規劃、建設、治理融合水平,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雙向流動,縮小城鄉差別,促進城鄉共同繁榮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