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的退休制度僅限于官吏,常見的退休稱謂有“致仕”“致事”“致政”等。《春秋公羊傳》曰:“退而致仕。”古書還注釋說:“致仕,還祿位于君。”即官吏退休,交還官職于君王。古代官吏的退休制度始建于周,形成于漢,發展于唐,完善于宋、元、明、清時期。
抗戰時期的大學內遷是一段特殊而珍貴的記憶。作為中國近代最早成立的四所國立大學之一,山西大學在民族危亡之際,為保存教育火種,曾西遷陜西韓城辦學,這段歷史與西南聯大、浙江大學等西遷共同構成了中國抗戰時期大學內遷的壯麗畫卷,展現了中華民族文化血脈的生生不息和高校與地方團結一心、艱苦奮斗的自強精神。
當飛機在廣州白云機場穩穩落地,手機鈴聲便響起。剛到機場出口,就看到朋友已在那里等候,熱情迎接我們。坐在開往市區的車上,路邊的樹木瞬間吸引了我的眼球。只見樹干光滑,樹枝伸展彎曲,富有詩意。樹上沒有葉子,卻滿是布局均勻的花朵,形似碗狀,如火焰簇擁枝頭。隔著車窗玻璃遠遠望去,那些花朵仿佛北方秋日里樹葉落去掛滿枝頭的紅柿子,開得熱烈,紅得耀眼。我不禁好奇問道:“那是什么花?”朋友轉眼道:“木棉花,這可是廣州的市花,明天吃早茶的地方,那里花開得正好,可以去看看。”
谷雨,春季最后一個節氣。連綿的春雨標志著暮春已至,也意味著播種的時節到了。明代王象晉在《二如亭群芳譜》中曾言:“谷雨,谷得雨而生也。”此時,繁花漸漸凋零,綠意越來越濃,百谷悄悄生長,萬物煥發出蓬勃生機。谷雨時節,是大自然饋贈的絕美畫作,引得無數文人墨客為之傾倒,將內心的情感凝練成一首首動人的詩篇。
在這忽冷忽熱的天氣里,我患上了嚴重的感冒,咳得兩眼冒金星,直到天氣轉暖,咳嗽才有所緩減。有一天,聽朋友說,鎮安縣月河鎮羅家營村的油菜花開了,我一下子來了興趣,好像咳嗽已經痊愈了。
《我們的母親叫中國》以獨特的視角、豐富的內容和精美的非遺插畫,為讀者呈現出一部關于中國的生動畫卷。這本書不僅是知識的寶庫,更是情感的寄托,帶領讀者在閱讀中領略祖國的魅力,感受深沉的家國情懷。
初見吳堡,這座小城再普通不過,山巒夾峙,城市很窄,黃河很長。可細細體會,陜北特色在此展現得淋漓盡致。黃土高原與山脈幾乎占據了整個小城,一條條峽谷為城市爭得幾許不大的峽狀平地,人們就利用這有限的空間在山前河邊建起了樓群與街道。黃河大道緊鄰黃河,河水在城市一旁蜿蜒奔流。黃河是大手筆的創作者,一路東逝,演繹出許多傳奇故事。而吳堡這個熱鬧繁華的古渡口,也在歷史的長河中,翻過一頁頁輝煌篇章。
1938年4月17日至23日,陜甘寧邊區工人第一次代表大會召開。此次大會是陜甘寧邊區工人運動的重要里程碑,標志著邊區工人組織的統一和發展。陜甘寧邊區政府機關報《新中華報》連續兩期報道了大會盛況。
1995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每年的4月23日定為世界圖書和版權日。設立這一節日,旨在強調圖書作為傳播知識、信息和思想的載體的不可替代性,更重要的是喚醒公眾對閱讀價值和版權保護重要性的認識,讓這一天真正成為圖書日。
又是一年芳草綠,自在飛花輕似夢。幾場春雨飄過,風情萬種的春天款款而來,不經意間,暮春四月已至,芳草萋萋、桃紅柳綠,蜂歌蝶舞、飛鳥歡鳴,精彩的劇情拉開了帷幕,它把春的風韻推向了極致,無不令人怦然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