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的雷聲依稀還響在耳邊,一轉眼春分就唱著歡快的歌兒來到了我們面前。春分是春季第四個節氣,也是個浪漫而詩意盎然的節氣。
萌動著的春天,生機源源不斷。春風拂面,萬物復蘇,草木吐納新芽,花朵靜靜綻放,鳥雀枝頭歡唱,天空云朵悠閑。放眼春天,就是一幅生機活潑的畫卷。從寒冬到春天,一切從沉睡中蘇醒,又被賦予了新的生命與色彩。
也許是因為23年前我也曾在涇陽縣工作和生活過的緣故,對白描先生早有耳聞,只因他長期在北京工作而無緣謀面。直到不久前讀了他最新出版的長篇紀實力作《天下第一渠》一書,又碰巧在太白文藝出版社三十周年社慶盛典時才得以相見,短暫的交流后,便萌發了寫篇讀后感的想法。
《橙黃橘綠半甜時》是一部輯錄了魯迅、汪曾祺、史鐵生等17位現當代作家多篇散文的散文集。散文集以春夏秋冬為軸旋轉開來,向我們展示了一幅四季流轉的動感畫卷:堤岸上的綠柳、烈日下的花海、飄揚的落葉以及屋檐上的落雪……如童年里花叢中飛舞的群蝶般,紛紛撞入胸懷,令人沉醉也令人沉思。
我家的老屋在秦嶺深處鎮安縣程家川背陰的山坡上。從我剛記事起,老屋還是兩間不足40平方米的草屋,那還是爺爺輩建起來的。直到1970年,父親又在草屋旁邊蓋起了與草屋同樣大小的房子,同時把草屋也翻新了,全部換成了青灰色的瓦屋。
這是一次改變我人生命運的邂逅,也是一次讓我無法逃避的邂逅;這次邂逅讓我11歲才圓了上小學的夢……如今想起,仍讓我心潮澎湃、思緒萬千。
時光的輪盤轉得真快,一晃眼又到了兔年之尾,再次同“它”相遇,將是十二年之后了。帶著不舍的情結,我想起了小時候落跑的那只灰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