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鎮安縣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建設更高水平平安中國重要指示精神,緊扣縣情實際,深入開展“建設更高水平平安法治鎮安·政協委員在行動”主題實踐活動,找準協商民主與平安法治建設的切入點,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米”,探索出一條發揮政協優勢、助推平安法治建設提質增效的新路徑。
自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以來,通過參與機關集中學習研討班,接受兩堂生動的黨課教育,我的思想得到再次升華、靈魂受到深刻洗禮。作為機關年輕干部,結合省政協研究室綜合處日常工作,談三點學習體會。
作為人民政協履行職能的主體,政協委員的精神氣質與履職效能直接關系到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實踐成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的“增強全黨各族人民的志氣、骨氣、底氣”,為政協委員隊伍建設指明了方向。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5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要“擔負起把黨中央決策部署和對人民政協工作要求落實下去、把海內外中華兒女智慧和力量凝聚起來的政治責任”,對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近年來,各地供銷社系統發揮自身綜合性合作經濟組織優勢、供銷品牌優勢和經營網絡優勢,助力農業發展農民增收。雖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市場競爭加劇,農民參與積極性不高;農村供銷體系信息不對稱,流通成本高、農產品銷售難;基層銷售實體(網絡)店不健全,強農、惠農政策支持力度不夠等短板。
近年來,柞水縣政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高度重視委員隊伍建設,積極探索實踐,搭建履職平臺,充分發揮政治引領、政協協商、聯系廣泛優勢,持續加強政協黨建、建言資政、凝聚共識建設,緊緊圍繞打造“一都四區”戰略定位和“六個走在前、六個干出彩”目標,與時俱進、守正創新,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柞水新篇章貢獻政協力量。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近年來,鎮安縣政協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充分發揮人民政協優勢,在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實踐中廣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識、凝聚智慧、凝聚力量,奏響了社會各界合力助推鄉村振興的時代強音。
做法成效
今年以來,中共中央、國務院就鄉村全面振興作出一系列戰略部署,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 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鄉村全面振興規劃(2024-2027年)》等重要文件,對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全面振興發展提出系統性要求。其中,關于加強文明鄉風建設、完善鄉村公共文化服務網絡等文化振興部署,為新時代鄉村文化新地標建設指明了方向。
近年來,千陽縣聚焦“一城三區四基地”發展戰略,強政策、擴渠道、提服務、樹品牌,招聘拓崗,培訓賦能,探索出穩崗就業“3456”工作機制,形成了以外出務工為主導、以工業園區為陣地、以“兩大首位”產業為支撐、以特色產業為依托、以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為補充的就業創業良好局面。然而,面對新時期鄉村全面振興和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目前各地農村勞動力就業創業仍然存在諸如低技能制約轉移就業、園區承載力偏小、產業帶動力不強、政策環境保障有待優化等方面短板和不足。為此,筆者建議,從“四個注重”入手,強力推進,重點突破。
《習近平著作選讀》第一卷、第二卷集中展示了習近平總書記領導黨和人民應變局、開新局的偉大實踐,以原創性理論貢獻標注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新高度,是進一步認識和理解“中國之治”的“思想之窗”,是更加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的權威讀本,是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前進的強大思想武器。通過原原本本學、認認真真悟,進一步提高了政治覺悟、錘煉了黨性修養、明晰了發展思路、提升了履職能力。
2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充分肯定民營經濟發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的重要貢獻,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作了全面部署,充分表明了黨和國家一以貫之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的立場,為工商聯進一步促進“兩個健康”提供了根本遵循。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立意高遠、思想深邃、論述精辟、內涵豐富,對于提振民營企業信心、穩定發展預期,推動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政策落實,激發企業家奮進動力,實現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