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指出,“堅持致力于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和提供更多機會的方針政策。制定民營經濟促進法”。為貫徹落實全會精神,助力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出以下建議:
黨的紀律是黨的生命線,是維護黨的團結統一、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重要保障,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推進自我革命的堅定決心和堅強意志。縣級政協組織既是全國政協系統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前沿陣地,又是為國履職、為民盡責的實踐領地,必須在嚴格執行《條例》和維護黨的紀律上走在前、作示范。
在新時代背景下,做好社情民意工作至關重要。而要推動社情民意工作的深入開展,關鍵在于“走出去”。這不僅是工作方法的創新,更是對黨的群眾路線的深刻詮釋。
加強黨的建設是人民政協事業發展進步的根本保證,也是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和統一戰線組織功能的重要基礎。人民政協必須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堅持把黨建引領貫穿基層協商全過程,探索黨的建設與政協履職深度融合新途徑,助推政協事業高質量發展。
今年全國兩會,低空經濟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提出,“積極打造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增長引擎”。作為新興產業和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2023年全國低空經濟規模超5000億元,2026年有望突破萬億元。我省作為航空產業重要集聚區,擁有較強的無人機、通用航空和工業制造基礎,占據低空科研和裝備制造優勢,但在加快培育低空經濟新引擎方面還面臨著三大挑戰。一是低空經濟政策引導力不足,政府主導性較低。相較于深圳軟硬件基礎設施配套和政策扶持,我省尚未細化支持低空經濟發展的相關舉措。二是低空經濟應用場景不夠豐富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也是人民政協成立75周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兩會上對政協工作提出了“三加強一提高”的重大要求,為我們推進政協工作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要準確理解新要求,把準新路徑,更加自覺地把政協工作放在大局中去謀劃推進,牢記政治責任,認真履職盡責,以“狠抓落實、全面提升”的責任擔當,在更高層次進一步推動政協工作提質增效。
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是政協委員履行職責的重要形式。信息雖“小”,作用卻很“大”,是委員建言黨委、政府的“直通車”。作為基層政協,要在履行職責中進一步用好、用活、用實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就要將其作為履職為民的著力點,自覺把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放在加強和改進新時代政協工作中去研究和思考,突出戰略性,突出人民性,突出系統性,突出專業性,不斷開創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新局面。
實現人民民主是中國共產黨矢志不渝的政治追求,是黨的百年探索史的重要課題。新時代,基于建設高質量人民民主的深度思考,習近平總書記全面總結黨百年實踐探索,深刻洞悉民主政治發展規律,創造性提出“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實現了馬克思主義民主觀的歷史性飛躍。多維度理解和把握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科學內涵,對于進一步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專委會工作是政協工作的重要基礎,專委會工作運行的規范化、高質量、高效率是政協工作提質增效的保障。加強新時代基層政協工作,要不斷強化專委會工作管理、能力建設和工作創新,推動專委會更好、更有效地發揮基礎性作用,為人民政協事業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的民革、科技界、環境資源界委員時指出,人民政協要發揚優良傳統,牢記政治責任,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加強專門協商機構制度建設,加強自身建設,政協委員要提高自身素質和履職能力,不斷開創新時代政協工作和多黨合作事業新局面。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立意高遠、內涵豐富,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導性、針對性,為做好新時代政協工作明確了方向,對廣大政協委員履職盡責提出了要求,為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凝聚了共識、增強了信心、鼓舞了干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