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涼粉”是陜西秦嶺山區獨有的風味吃食,既能當主食,又是一道特色菜,是由“神仙樹”的葉子制作而成,因此得名“神仙涼粉”。
2022年初,丁世祥深入基層了解民情,得知回民孩子在上初高中期間,學校食堂沒有提供清真食品,生活較為不便后,他第一時間提交了《關于在千陽高中和寇家河中學辦民族灶的提案》,得到縣民宗局、教體局的高度重視,并督促學校食堂設立清真食品窗口,贏得回族學生、家長一致好評,也進一步堅定了他履職為民的信心和決心。
在商洛市山陽縣,提起“毛毛蟲”,當地人都耳熟能詳。打開“毛毛蟲”的抖音和微信朋友圈,記錄的都是他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技術培訓指導、走進農戶家中噓寒問暖、走村串戶為困難人群送溫暖的事情。
尉競飛,政協陜西省第十二、十三屆委員會常務委員,陜西省政協醫衛體委副主任,全國工商聯女企業家商會副會長,陜西省工商聯副主席,西安唐城醫院院長,西安松鶴養老院董事長、院長。
“雜技藝術不僅是中華文化瑰寶,也是世界人民認識中國的前沿窗口。向世界展現陜西雜技藝術魅力,是我一直想做的事。”4月24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回望多年巡演歷程,省政協委員、省雜技藝術團有限公司書記陳海燕頗有感觸。
“高校既是為黨育才、為國育人的主陣地,也是從事科學研究、理論創新的主戰場,還是服務政府決策、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發揮高校優勢,做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教育、研究和服務工作,是我的責任和使命。”4月29日,省政協委員、西安交通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王偉在談及工作時感慨道,自己曾是一名來自新疆的蒙古族學生,能夠走進西安交通大學學習和工作,得到悉心教導和培育,如今已成長為學校科研教學的骨干,用實際行動回報著黨和國家的培育之恩。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中法雙方高度重視建交60周年,將合作舉辦貫穿全年的慶祝活動以及中法文化旅游年。
王薇,政協陜西省第十三屆委員會委員、陜西云集柿業有限公司總經理。
有一群從澳洲、歐洲遠道而來的“客人”在陜西省榆林市定邊縣磚井鎮天水村安家落戶、棲息繁衍,孕育出具有三邊獨特邊塞基因的后代。
她是中國東方航空公司北京分公司高級綜合事務,是安康市政府開放發展高級顧問,還是安康市安商總會的宣傳大使,她就是人送外號“安康丫頭”的安康市政協委員張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