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濃翔(左一)在地里指導農戶科學種植 受訪者供圖 □ 記者 李榮
在商洛市山陽縣,提起“毛毛蟲”,當地人都耳熟能詳。打開“毛毛蟲”的抖音和微信朋友圈,記錄的都是他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技術培訓指導、走進農戶家中噓寒問暖、走村串戶為困難人群送溫暖的事情。
“我從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工作,經常和各種小蟲子打交道,‘毛毛蟲’這個稱呼我挺喜歡。”商洛市政協委員、山陽縣色河鋪鎮夏家村駐村第一書記毛濃翔說。
1975年,毛濃翔出生在山陽縣楊地鎮一個貧困人家,上學期間得到好心人的資助,感恩的種子在他心中深深扎下了根。2014年,身為山陽縣植保植檢站技術干部的毛濃翔,主動加入山陽縣愛心公益志愿者團隊,踏上了參與公益活動的道路。
2014年國慶節,毛濃翔和10余名志愿者前往山陽縣中村鎮流嶺小學開展送溫暖活動,其間突遇河水暴漲,他顧不上腿上的傷,第一個蹚過急流尋找三輪車,將價值5000元的愛心物資順利送往學校。2016年,毛濃翔得知深圳鵬博愛心協會要為山陽縣貧困孩子捐資助學,需要收集整理學生資料。他積極響應,與其他志愿者前往延坪、法官、板巖等鄉鎮,詳細記錄學生具體情況,讓168名貧困學生得到了相應資助。
自參與公益活動以來,毛濃翔和其他志愿者一起深入43所邊遠學校資助貧困學生1000余人次,先后探望14個敬老院的900余名孤寡老人,走訪慰問全縣11名抗戰老兵。多年來,他累計參與公益活動近400場次,聯系發放助學款和救助物資價值百萬元,多次榮獲山陽縣優秀志愿者、商洛市最美志愿者、陜西好人等榮譽稱號。
“只要是做公益,身上就有使不完的勁。”毛濃翔說,參加公益活動更多的是傳遞愛心、傳播文明。
在山陽縣色河鋪鎮夏家村,一提起毛濃翔,村民都連連稱贊。他不僅在小麥科學管理上有一套方法,在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地膜馬鈴薯覆蓋栽培等方面也很權威。
2021年,身為山陽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站高級農藝師的毛濃翔,被派到夏家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自那時起,他的農業科技知識便派上了大用場。
前幾年,山陽縣部分山區出現了較為嚴重的玉米灰斑病,對玉米產量造成嚴重影響。為徹底弄清病原,毛濃翔帶領技術員在玉米地里進行玉米灰斑病抗病性篩選試驗。從打窩、澆糞、播種、蓋窩到數據統計匯總,他樣樣都干在前頭。經過反復觀察論證,他總結出了科學的預防措施。
在色河鋪鎮趙垣村、高壩店鎮石橋村、漫川關鎮水碼頭村,毛濃翔帶領技術員開展了小麥“一噴三防”不同時期施藥對農藝性狀的影響、不同藥劑組合、小麥條銹病防治關口前移等試驗。為確保試驗成功,毛濃翔親自設計試驗方案、規劃地塊、配制藥劑,確定噴藥時間和調查時間,多次進行田間取樣測產。
“我是學農的,就要利用所學知識為群眾進行培訓、指導和示范操作,讓農戶實現豐產豐收。”2023年,在毛濃翔的帶領下,色河鋪鎮建成450畝高標準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省級示范基地。此外,毛濃翔還推廣冬小麥耕種收全程機械化農機農藝融合技術,建立市級小麥機械化種植示范基地480畝。
“當政協委員就要替百姓說實話、建真言,要真實反映社情民意,按時提交提案建議。”作為一名政協委員,毛濃翔深感責任重大。
自擔任委員以來,毛濃翔圍繞創建秦嶺山水康養示范村、建立農村老年人服務體系、加強村(社)“健康驛站”建設管理、支持吸引外出人員返鄉創業等積極建言。他在商洛市政協五屆一次會議上提交的《關于加快商洛高鐵新城建設的建議》被列為重點提案,得到市政協高度重視;《關于“茶旅+康養”產業融合發展的建議》被市政協評為2022年度優秀提案,他也榮獲2022年度優秀政協委員稱號。
毛濃翔表示,在今后的履職工作中,將繼續加強實踐探索,聚焦農民群眾所期所盼,盡最大努力服務好“三農”工作,為鄉村振興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