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一直是張斌委員關注的重點。過去一年,張斌針對農村垃圾難治理、易反彈問題做了大量調研,發現全縣農村共設置生活垃圾收集點5000余個,累計布放垃圾桶1.8萬個,但沒有統籌兼顧的整體規劃設計,處于自主自發、無章可循的狀態。
近年來,商州區全力推進“5+5”特色農業產業體系,重點圍繞“三個十工程”,聚力打造食用菌、中藥材、畜牧十億級產業,核桃、馬鈴薯五億級產業,菊芋、土蜂、豆制品、水產、設施果蔬億級產業,特色農業產業發展成效明顯,新格局逐步形成。
“發展中等職業教育不僅是當前漢臺區調整人力資源結構、促進經濟社會轉型升級、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更是高質量建設陜西強區的關鍵支撐。”在漢中市漢臺區政協十六屆三次會議上,趙林溪委員提交了《關于推進職業教育產教深度融合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建議》的提案。
全國兩會召開在即,住陜全國政協委員、西北大學生命科學與醫學部教授崔亞麗在做好本職工作之余,正加緊打磨提案的每一處細節,為進京參會做好準備。
“下班路過商州夜市,總是堵車”“去商州夜市,開車轉好幾圈都找不到停車位,小汽車、電動自行車亂停亂放問題太嚴重了”……在商洛市政協五屆三次會議上,王進軍委員提交了《在商州夜市附近增設臨時停車場的建議》的提案。
“如今的商洛,推窗可見綠、出門即進園,沿河景觀帶風景宜人,口袋公園實用性強,盡顯城市‘方寸之美’。”在商洛市政協五屆三次會議上,方向委員如是說。
近年來,商洛高度重視中醫藥產業發展,建立健全市、縣區兩級中藥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和中醫藥工作聯席會議制度,通過評優樹模、樹立標桿、示范引領,全市中醫藥事業不斷發展,但還存在政策支持力度不夠、專業人才匱乏、服務群眾能力不強、宣傳力度不大等問題。
洽談投資、拓展業務、開會出差……1月29日,列席完省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后,住陜全國政協委員、榮民集團董事長史貴祿一回到工作崗位,就進入工作快節奏。
跟機動車數量相比,停車泊位確實少了很多,該如何解決“停車難”問題?
一流的營商環境是一座城市最好的“梧桐樹”、最大的“吸鐵石”。在商洛市政協五屆三次會議上,劉傳治委員提交了《關于優化營商環境,加大民營企業扶持力度的建議》的提案,建議引入第三方專業評估機構,對政策執行情況以及營商環境狀況進行評估,推動政策貫徹落實。打造交流平臺,定期舉辦企業家座談會、論壇,推動企業家之間的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