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综合久久美利坚合众国_日韩欧美精品_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四虎美女版_夜间精品视频

您的位置:首頁 > 政協動態

筑牢心理健康防線 助力學生心靈成長

——省政協“加強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對口協商座談會側記

陜西政協網 發布時間:2025-04-28 08:38 【字體:

□ 記者 閆智

心理健康是中小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石。

近年來,我省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呈上升趨勢,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逐漸低齡化。如何進一步提升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4月24日,省政協組織部分委員、專家學者等,圍繞“加強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議題召開對口協商座談會,共同為我省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為開好本次座談會,會前,省政協教育科技委員會召開情況通報會,聽取有關部門情況介紹,并組織部分委員、專家學者先后赴湖南省和我省銅川市、延安市進行實地調研。

“我省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逐年上升,存在低齡化高發、教師隊伍不足、危機預警干預機制不完善等問題。”座談會上,省政協教育科技委員會主任薛建興開明宗義,對調研中發現的問題作了簡要說明。

薛建興建議,加強心理健康教師隊伍體系建設,嚴格落實師資配備標準,統籌編制資源,加強專兼職教師招聘,強化線上線下培訓,完善職稱評審、工作量計算等激勵機制。完善心理健康測評體系,科學開展測評,制定個性化方案,強化結果應用,建立“一生一檔”跟蹤干預制度,保障數據安全,健全保護機制。豐富心理健康教育載體,利用新媒體普及知識,融入校園文化開展特色活動。

近年來,中小學生身心健康問題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民建商洛市委會專職副主委張衛軍通過調研發現,互聯網對中小學生“三觀”產生負面影響,高收入、高消費、高享受已成為部分中小學生對未來生活的認識。

“要強化學生‘三觀’教育,夯實學生思想根基。”張衛軍建議,學校要轉變思政課教學理念,用好用活思政課教材,挖掘身邊典型事例,豐富思政課內容和形式,讓思政課由說教向引導轉變,用鮮活的事例矯正學生的“三觀”。密切關注學生心理、思想動態,以班為單位及時指導學生策劃、召開好班會,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經典國學等作為學習教育內容,提高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和規矩意識。

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千頭萬緒”,學生心理檔案是長效開展教育引導和危機干預的關鍵一環。省政協委員、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惠朝陽在調研中發現,我省中小學心理檔案的建設與管理存在“形式化”問題,部分學校只記錄心理測評結果,僅反映一時的靜態心理數據,忽視了學生的成長變化,難以有效分析學生心理需求和心理危機。

為此,惠朝陽建議,強化統籌協調,落實專項行動計劃,確保“一生一策”檔案全覆蓋,規范檔案標準,建立動態更新機制,將檔案建設管理納入教師培訓,引入外部專業力量。深化數字賦能,完善信息化設施,實現檔案數字化、平臺化,整合“靜態+動態”數據,運用人工智能分析預警。完善協同機制,打破校際壁壘,建立聯動管理與統一數據庫,深化部門信息協同,綜合研判預警,完善全流程管理規范,制定心理康復學生復學評估標準,提升檔案使用效能。

“近年來,隨著社會壓力增大和教育競爭日益激烈,我市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呈現低齡化、普遍化、嚴重化趨勢,抑郁、焦慮、強迫癥等心理疾病患者數量持續攀升。”西安市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專職副主任李雪艷說,西安市心理醫療資源高度集中于城區,郊區及農村地區專業機構匱乏,偏遠地區青少年面臨“跨區域就醫難”的困境。

為此,李雪艷建議,加大對郊區及農村地區心理衛生服務的投入,建設一批標準化心理衛生服務中心,配備專業人員和設備。建立健全基層首診和雙向轉診機制,引導患者合理就醫,實現醫療資源有效利用。探索將心理治療納入醫保報銷范圍,鼓勵商業保險開發相關產品,減輕患者家庭經濟負擔。通過定向培養、繼續教育等方式,提升社區醫院、鄉鎮衛生院醫生的心理健康服務能力。

教師和學生密不可分,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育人能力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心理發展。“沒有教師的心理健康,就沒有學生的心理健康。”陜西師范大學心理學院教授李瑛認為,要實現師生心理健康良性互動,需要系統提升教師心理健康素養與育人能力。

李瑛建議,健全教師心理健康支持機制,將其納入教育發展規劃,構建全鏈條心理服務體系,強化多方聯動,拓展多元服務渠道。構建分層分類心理教育培訓體系,職前設心理學課程與實訓,職后按不同崗位制定標準開展培訓。提升教師自我成長與情緒調節能力,通過工作坊、團體輔導等方式,增強其抗壓韌性與職業幸福感。

會上,7位委員、地市政協相關負責同志和專家學者作重點發言。9位委員、學校負責人進行交流互動。省級相關部門負責同志積極回應與會人員關切。

“國家要求今年年底中小學按規定比例配備心理健康教師,我省上半年已取得一定成果。”省教育廳副廳長申雪峰說,目前,已通過國培、省級培訓對班主任和其他學科教師進行全員教育培訓,發揮其在發現學生心理異常方面的作用。此外,還依托專業機構,強化大中小學心理學專屬教師培訓,減少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和極端事件的發生。

申雪峰表示,下一步,省教育廳將整合各方資源,通過公眾號推送科學育兒和心理干預視頻、邀請專家線上訪談等形式開展家長培訓。同時,利用多條心理干預熱線,做好家校共育工作,助力家長樹立科學教育觀念、解決教育困惑。

省衛健委二級巡視員趙文表示,將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增加縣級精神科醫師數量,提升其專業能力,確保能夠覆蓋縣級地區的心理健康服務需求。持續開展宣傳教育,加大對心理健康知識的宣傳力度,提高學校、家長和全社會對心理健康的關注度,增強預防意識。完善服務支持體系,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服務支持體系,隨時為成人和學生提供專業的咨詢指導服務,幫助解決心理問題。

來源:各界導報 編輯:郭長財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