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综合久久美利坚合众国_日韩欧美精品_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四虎美女版_夜间精品视频

您的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理論研究

關于推動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幾點建議

陜西政協網 發布時間:2025-05-23 08:42 【字體:

□ 邊劍鋒

當前,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不僅是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優化農村產業體系、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舉措,更是縮小城鄉發展差距、構建新型城鄉關系、加速城鄉一體化建設的重要抓手。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目標是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培育新業態,助力鄉村振興。然而,對照發展目標,各地普遍存在諸多困難和問題:第一產有機標準不高、規模效益偏低;第二產加工企業不強、產業鏈條不長;第三產業態數量不多、經濟體量不大。

為此,我們應該持續更新理念、轉變思維,以高水平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推動鄉村產業全面振興。

一是緊盯產業,深層次融合。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核心在于增強創新能力,要聚力創新融合發展模式,打破以第一產為主導的傳統產業融合模式,著力打造以第二產、第三產為主導的產業融合模式,以工哺農、以旅興農,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資源,持續壯大科創加工規模,大力發展智慧農業基地,建立一條集農業觀光、工業旅游、美食體驗、生態休閑等元素于一體的綠色經濟產業鏈,推動產業轉型迭代,形成深度耦合的多業態、集群式、智能化產業發展體系,充分釋放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疊加效應與倍增效應。

二是緊盯主體,高質量融合。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主體是關鍵,更是基礎,要培強壯大產業融合發展的主力軍,堅持從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分工協作、規模經營等多維度融合出發,持續推進新型職業農民向家庭農場融合、家庭農場向農村經濟合作組織融合、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向產業化龍頭企業融合,筑牢產業發展共同體,創建利益聯結新機制,培育發展一批業務功能互補、關系持續加強、利益分配均衡的農村產業融合發展主體,不斷提升聯農帶農富農的能力,逐步構建融合、穩定、共贏的農村產業發展格局。

三是緊盯政策,全要素融合。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更多受制于滯后的政策和機制體制建設,要加快建立完善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資金保障、生產要素市場化配置、全產業鏈協同發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技能人才可持續供給等一系列機制體制,想方設法加大財政對農村產業融合發展關鍵設施和公共服務的支持力度,積極探索政策性金融與合作性金融緊密配合、優勢互補的保障路徑,建立健全多類型、多層次、多領域的專業化、實用型人才培育體系,持續推動創新鏈和產業鏈無縫對接、雙向賦能,為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提供強力支撐。

四是緊盯市場,多維度融合。市場是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重要驅動力,要創新品牌營銷模式,支持鼓勵龍頭企業、合作組織等主體,創立獨有的農產品、文旅產品等多樣化地方特色品牌,依托線下展會、線上電商平臺全方位宣傳推介,讓更多“小而特”“大而優”的農村產業品牌走向大市場、實現大發展。要搶抓國家外貿政策機遇,積極在國際市場找準定位、爭取份額,主動開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農產品出口市場,實現從“賣全國”到“賣全球”的重大突破,推動農村產業融合發展邁向更高層級、更高質量。

(作者系千陽縣政協黨組書記、主席)

來源:各界導報 編輯:郭長財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