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元祥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5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指出:“協商民主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是黨的群眾路線在政治領域的重要體現。”人民政協作為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在推動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推動全過程人民民主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肩負重大使命。基層政協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為指導,健全政協協商民主機制,不斷推動人民政協協商民主走深走實。
一、聚焦三個結合,加強黨對政協協商民主的全面領導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堅持黨的領導、統一戰線、協商民主有機結合。協商民主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有效治理國家、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制度安排。人民政協自誕生之日起就是一個政治共同體,始終以堅持和維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為己任,并將這一原則貫穿協商民主的有序發展和制度實踐。新時代新征程,基層政協要發揚優良傳統,牢記政治責任,堅持黨的領導、統一戰線、協商民主有機結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健全落實黨對政協工作領導的組織體系和制度機制,確保人民政協協商民主的正確方向。
二、聚焦平臺載體,豐富政協協商民主的參與實踐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國家民主不民主,關鍵在于是不是真正做到了人民當家作主,要看人民有沒有投票權,更要看人民有沒有廣泛參與權。人民政協作為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要創新搭建好常態化制度化的協商參與平臺,豐富民主形式、拓寬民主渠道,更好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新時代新征程,基層政協要牢牢把握主要工作是協商、工作方式是搭臺、工作主旨是雙向發力的實踐要求。一是豐富協商形式。構建完善以全委會議為龍頭,以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專題協商會議為重點,以對口協商、界別協商、提案辦理協商等為補充的協商議政格局。依托市政協“智慧政協”平臺,更好開展網絡議政、聯動協商,拓寬委員參與面,增強履職便利性。二是拓展協商領域。堅持求同存異、體諒包容的原則,支持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在政協履行職責、發揮作用。注重與民主黨派聯合開展調研視察等履職活動,不斷豐富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途徑。三是完善監督方式。準確把握協商式監督定位,創新提案辦理、社情民意、協商議政、視察調研、專項工作、民主評議六大監督模式,推動民主監督向中心聚焦、為群眾解題。
三、聚焦質量實效,發揮政協協商民主的功能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落實中共中央關于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決策部署,加強政協協商同其他協商形式的協同配合,助力完善協商民主體系。經過75年的發展,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和全國政協先后出臺一系列重要文件,使人民政協協商民主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煥發出蓬勃生機和活力,為各級政協完善協商機制、推動協商民主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時代新征程,基層政協要不斷發揮資源優勢,創新機制、有機銜接,確保協商有序、高效。一是發揮專委會基礎作用。每年遴選經濟、社會、民生普遍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有針對性地選擇一批重點課題,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提出務實管用的對策建議,為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提供參考,真正體現出“專”的水平。二是發揮基層協商聯動作用。將委員全部劃入鎮街學聯組和委員工作室,推動委員下沉,延伸“工作手臂”。開展微協商、微建議、微監督、微服務“四微”工作,擦亮“有事好商量”協商品牌,切實讓群眾感到政協離自己很近、委員就在身邊。三是健全完善制度機制。以提高協商能力為目標、完善協商制度為主干,建立健全協商民主、凝聚共識、成果轉化等各方面工作機制。積極培育協商文化,營造既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又理性有度、合法依章的良好協商氛圍。持續抓好“兩支隊伍”管理,強化精益求精、擔當盡責的理念,錘煉“四種能力”和嚴謹作風,不斷提高政協工作質量和水平。
(作者系寶雞市渭濱區政協黨組書記、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