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综合久久美利坚合众国_日韩欧美精品_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四虎美女版_夜间精品视频

以高質量履職建言服務高質量發展

——2024年省政協提案信息工作綜述

陜西政協網 發布時間:2025-01-19 06:22 【字體:

□ 記者 唐冰

提交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是政協委員、政協各參加單位和專門委員會履行職責的重要形式,是推動政協相關工作的重要抓手。

2024年,省政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發揮提案信息工作重要載體作用,聚焦黨政中心工作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積極建言獻策,以高質量履職建言服務高質量發展。

據統計,省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共收到提案1056件,經審查立案807件,截至去年底,立案提案已全部辦復。一年來,省政協共收到報送信息7564篇,經遴選編輯后向全國政協辦公廳、省委、省政府進行了報送,其中不少意見建議得到采納并轉化為具體工作舉措。

堅持守正創新

無論是提案工作還是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都需與時代發展“合轍”、與黨政工作“同頻”、與人民需求“共振”。一年來,省政協以制度機制的守正創新引領提案信息工作提質增效。

2024年9月26日,省政協十三屆常委會第十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修訂后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陜西省委員會提案工作條例》,這是自省政協1991年7月出臺該條例以來進行的第5次修訂。省政協提案委員會主任王寶成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此次修訂堅持守正創新,體現新思想、一致性和新做法,將近年來行之有效的實踐經驗和做法以制度形式予以規范。

圍繞提案的形成、審查、協商、督辦和評價,近年來,省政協不斷加強探索創新,打造“1+7”的提案工作制度體系(即《提案工作條例》和7個配套制度《關于提高提案質量的實施意見》《提案審查工作細則》《提案辦理協商辦法》《重點提案遴選與督辦辦法》《提案督辦協商會工作規則》《專門委員會參與提案工作辦法》《優秀提案先進承辦單位和先進個人評選表彰辦法》),為提案工作高質量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2024年12月20日,全省政協提案工作座談會在西安召開,與會省政協委員和各民主黨派、提案承辦單位、專門委員會、市區政協相關負責同志齊聚一堂,共謀提案工作高質量發展之策。

依托政協制度化平臺,通過提案工作“代言”群眾訴求,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建設的重要體現。省政協在2023年建立定期走訪民主黨派和人民團體工作機制的基礎上,不斷強化各方協同機制,持續深化探索對政協委員、政協各參加單位和專門委員會通過提案發表意見、提出建議等方面作出機制性安排的方式方法。

同樣的制度保障,也體現在省政協加強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上。

1月9日,省政協十三屆四十八次主席會議審議通過了新修訂的《政協陜西省委員會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條例》。此次《條例》修訂參照全國政協作法,豐富了指導思想,增加了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要“全面貫徹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等內容,旨在切實提高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水平,努力開創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新局面。

準確把握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職能定位,省政協還于2024年4月制定印發《政協陜西省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實施意見(試行)》,從突出反映重點、拓寬來源渠道、建立工作機制、強化工作保障等方面,對全省政協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作出安排、提出要求,謀準謀實改進反映社情民意工作的路徑舉措。

聚焦“國之大者”“民之關切”,省政協建立選題約稿機制,每月印發社情民意信息選題參考,提高信息收集報送的精準度,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落實穩增長任務等重大部署開展重點信息約稿,形成了《關于強化科技創新引領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建議》《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優勢 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等一批重點信息。

開展反映社情民意信息評選工作,是省政協在提高信息質量方面的又一創新舉措。2024年12月30日召開的省政協十三屆四十七次主席會議,審議通過了《政協陜西省委員會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評選實施辦法》,體現了“正向激勵、反向倒逼”的工作機制不斷得到建立完善。

突出工作優勢

作為最具政協特色的工作,提案工作始終伴隨著人民政協的發展,在各個歷史時期,對于履行人民政協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為促進提案者選好題、提好案,省政協在深入研究全省發展大局和省委全會年度工作部署基礎上,發布年度提案重點選題,助力提案者把握大局;通過政協常委會會議、各類專題協商會、情況通報會等渠道及時通報政情,助力提案者聚焦問題;嚴格審查立案,對249件不符合立案標準的提案未予立案,確保所立提案建議實、能辦成。

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圍繞經濟建設,省政協委員、政協各參加單位和各專門委員會聚焦科技創新、產業提質、鄉村振興和短板弱項提交326件高質量提案,各承辦單位積極吸納,及時轉化為相關政策和工作舉措;

結合促進司法公正的提案,省法院將提案辦理作為破解司法工作難點的抓手,出臺22項與提案內容相關的規范性文件,確保執法司法各環節全過程在有效制約監督下運行;省檢察院積極推動公益訴訟等方面提案辦理取得實效;

結合持續提升醫療服務水平的提案,省衛生健康委、醫保局積極擴容優質醫療資源、推動省內醫保個人賬戶實現家庭共濟、促進多項醫療服務項目納入醫保支付范圍,努力改善群眾就醫感受;

采納開通西安直達香港高鐵線路的提案建議,國鐵西安局爭取國鐵集團支持,1月5日正式將西安北至深圳北的高鐵車次延伸至香港西九龍站,更好服務廣大群眾優質快捷出行;

結合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的提案,多部門聯合啟動《秦嶺國家公園條例》立法調研,爭取中央資金項目支持,提升秦嶺生態保護能級……

一條條言之有物、切實可行的提案建議,助力陜西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行穩致遠。

信息的報送、辦理和落實,彰顯專門協商機構優勢作用的有效發揮。省政協堅持把加強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作為“在西部地區政協工作中走在前、做示范”的重要抓手,以組織領導有力確保工作取得實效。

2024年4月,全省政協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會議以視頻形式貫通三級政協118個會場,各級政協委員、政協機關干部等1萬余人參加會議。省政協主席徐新榮對做好社情民意信息工作進行部署動員、提出明確要求。會議還通報了2023年全省政協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情況,對標全國政協要求直面存在差距、提出工作舉措。

頭雁領航,群雁齊飛。會后,省級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各地政協通過召開會議、組織培訓、開展調研、走訪交流等多種形式傳達貫徹會議精神,不少單位制定印發相關實施意見,有的開展選題研判會商,有的增設信息聯系點,有的成立信息編審組,還有的建立信息成果轉化跟蹤走訪反饋機制,極大激發了工作積極性主動性,信息工作合力得到有效增強。

為進一步拓寬信息收集渠道,提升信息工作的精準度和專業性,省政協堅持“人人都是信息員”的理念,構建起“政協委員+各專委會+各黨派團體+各市縣政協+信息直報點+特邀信息員”的信息報送網絡,推動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從“獨奏”向“合奏”轉變。目前,省政協依托市縣政協、基層委員工作室、黨派團體直屬基層組織設立的58個信息直報點已開始全面發揮作用,覆蓋省級各民主黨派和工商聯、省政協各專門委員會、各市政協和參政議政人才庫專家的261名特邀信息員隊伍已建成。一年來,市縣政協報送信息達2880篇,省級各民主黨派和工商聯報送信息2528篇,省政協各專門委員會報送信息525篇,省政協委員報送信息589篇,一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左右協調、上下聯動”的全省政協信息工作新格局已初步形成。

增強工作實效

按照工作職責,省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立案的807件提案,由省級有關部門、設區市、中央駐陜機構等77家單位辦理。一年來,省政協將提案辦理協商貫穿提案工作全過程,切實做好辦前明確意圖的協商、辦中解決問題的協商、辦后成果反饋的協商,豐富協商形式、拓展協商內容,努力增進辦理協商主體的最大共識,確保提案辦理不是“你提我辦”的“對手戲”,而是“共商共辦”的“交響曲”。

為促進承辦單位精準辦、出成效,省政協認真向77家承辦單位交辦提案,充分發揮聯系、溝通、協調和橋梁紐帶作用,采取務實工作舉措推動承辦單位加強與提案者協商互動,通過互動增進理解,通過協商達成共識;持續推動各承辦單位落實清單式答復,提案答復的精準度、針對性得到進一步提升;督促承辦單位力戒“重答復、輕落實”,在辦理答復中凝共識、固團結。據介紹,省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立案提案所提問題已經得到解決或基本解決的354件,占43.9%;被有關方面納入各類規劃、計劃或轉化為政策正在組織實施的394件,占48.8%;留作參考的59件,占7.3%。

提案督辦過程是深入調查研究、有效解決問題的過程,是問計于群眾、問計于實踐的過程。省政協以問題和效果為導向,高質量狠抓重點督辦,圍繞黨政關注、群眾期盼的重大問題遴選38件重點提案,請省委、省政府、省政協18位領導同志參與督辦;加強重要摘報,圍繞推動省級重點產業鏈發展和民生熱點問題編發28期《重要提案摘報》,直送省領導閱批,促進問題解決;加強專題督辦,圍繞陜茶發展、交通安全、教育“雙減”等專題,邀請同類提案者與承辦單位面對面協商,推動共性問題有效解決;加強部門檢查,走訪8家承辦單位,請提案者評議辦理成效,促進部門辦理扎實開展。

“督了多少”很重要,“督出什么成效”更重要。經過深入開展提案辦理協商,2024年省政協38件重點提案的眾多建議被吸收采納,在促進黨委政府科學決策、凝聚社會各界共識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貢獻了政協力量。

社情民意信息在政協履職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2024年4月19日,省政協辦公廳打造的直通國家層面的《陜西政協信息專報》信息報送載體正式啟用。作為原有報送載體《社情民意信息》的“補充方案”,《陜西政協信息專報》直報全國政協,信息“直通車”優勢進一步凸顯。2024年省政協編報信息800期,其中《陜西政協信息專報》439期、《社情民意信息》361期,信息上報后得到省級領導批示159期。

省政協委員曾德超撰寫的《榆林遠景智能風機項目裝配運輸難題亟需解決》社情民意信息,經省政協報送后,得到兩位省級領導的批示,相關廳局第一時間研究制定解決方案;

采納落實九三學社陜西省委會提交的《減速帶設置亂象應予整治》社情民意信息,省公安廳交警總隊印發《關于開展減速帶(丘)規范設置排查整治工作的通知》,在全省部署開展排查整治工作;

認真辦理省政協委員楊晨《調整大型車輛行駛路線 還歸元寺寧靜》社情民意信息,西咸新區交警大隊多措并舉推進整治工作,還西咸新區灃東新城復興大道與西周大道周邊群眾安寧生活……

“我撰寫的一則交通信號燈、指示牌被遮擋的信息經省政協報送后,很快得到省級領導的批示,相關承辦部門積極與我聯系溝通解決方案,這前后不過十來天時間?!闭勂鹛峤坏囊粍t社情民意信息辦理成效,省政協委員王文禮感慨道。

信息的價值在于應用和轉化。省政協在堅持多層面、多角度常態化報送社情民意信息的基礎上,加強前端把控,將信息工作嵌入協商活動的全過程,注重在協商議題產生、調研組織、互動交流、成果轉化等各個環節,發揮線下線上渠道融合作用,主動開展信息服務、提供信息保障。在此背景下,大量專題調研、大會發言、“秦商量”平臺留言等有關建言成果轉化為社情民意信息,協商成果轉化運用的層級和實效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人民政協的生命力源自對民情民意的高度關切。新征程上,政協信息工作要更好服務黨政科學決策、回應群眾期盼,需要進一步激發廣大政協委員的智慧和力量。省政協建立半年匯總通報、年度報告機制,堅持每月向各報送單位和政協委員通報來稿、采用、批示和辦理情況,公布積分排名,通過晾曬“成績單”讓先進者有榮譽、落后的“坐不住”,形成了政協信息工作你追我趕、爭先進位的生動局面。

來源:各界導報 編輯:郭長財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