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協委員李宏安和他的履職日記
李宏安在省政協十二屆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上作大會發言 記者 杜靜波 攝影 □ 記者 張寶勤
四度春秋,白駒過隙。從參加省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首次履職起,省政協委員、陜西鼓風機(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宏安牢記委員職責使命,持續認真加強學習,努力提高履職能力和水平,積極參加省政協組織的各項會議和活動,向三秦百姓交出了一份優秀的履職答卷。
細心的讀者會發現,省政協常委會的發言席上,一次又一次出現李宏安鏗鏘有力的聲音;省政協通報表揚委員的名單里,一次又一次呈現“李宏安”的名字;月度協商會的議政平臺上,一次又一次傳出李宏安富有真知灼見的觀點;省政協表彰優秀提案的文件里,一次又一次出現李宏安的提案名稱。幾年來,他用赤誠之心和過人膽識書寫著光彩奪目的“委員作業”,講述著一位優秀委員的履職故事,書寫著平凡而精彩的人生履歷。
李宏安的提案為什么優秀?他的“委員作業”為什么出色?從他的一頁頁履職日記中,讀者可以探尋到一些緣由。
作為政協委員首次履職獲點贊
2018年1月28日 星期日
履職日記: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一周前的1月22日,我加入了省政協十二屆委員會,成為一名政協委員,倍感自豪、倍感珍惜、倍感責任重大。
省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是我加入政協后參加的第一次政協全會。今天,省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舉行聯組討論,我代表科技組參加聯組討論會,并作了發言。
未來的五年里,我一定要持續認真學習,了解反映群眾的愿望與要求,努力提高履職能力與水平,高質量履行職能,服務人民和社會,為省政協交出一份合格的“委員作業”。
委員作業:
1月28日,省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舉行聯組討論,李宏安等6名委員圍繞“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快美麗陜西建設”進行討論,積極建言獻策。
李宏安作了題為《大力發展分布式能源產業》的發言。李宏安認為,長期以來,能源結構不合理是造成我省環境和生態問題的主要原因。而分布式能源多能互補是改善我省能源消費結構,建立環境友好的經濟發展模式的必由之路之一。
李宏安建議:鼓勵建設分布式能源研發平臺,支持分布式能源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推動政產學研用結合,制定分布式能源多能互補的技術標準;鼓勵各種經濟主體共同參與,探索分布式能源多能互補發展的商業運作模式;在工業園區、新型城鎮等積極推進分布式能源多能互補,通過提前規劃和現有設施改造,逐步推動用能結構的改善,實現經濟和生態環境和諧發展。
履職實效:
李宏安作為省政協委員首次履職,獲得與會省委、省政府領導的肯定和好評。
深化服務型制造轉型引共鳴
2019年9月25日 星期三
履職日記:
近期,“加快市場化改革,不斷釋放發展活力”成為一大社會熱點。省政協十二屆常委會第九次會議確定了這一議題后,引起經濟界人士的普遍關注。我思考的問題是:我省的市場化改革步伐是否需要加快?怎樣通過加快改革來釋放發展活力?陜鼓在深化服務型制造轉型實踐中的做法需不需要分享交流?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回顧陜鼓建廠半世紀所走過的風雨歷程,可以說有成功的喜悅,也有改革中的困難;有奮斗的輝煌,也有發展中的不足。近年來,陜鼓跨上了高速發展的軌道,其中原因固然很多,但這兩點是必不可少的:一是改革創新,二是服務型制造轉型。“變則通,通則久”就是這個道理。于是,我寫了題為《全面釋放企業發展活力,推進我省企業向服務型制造轉型》的發言稿。
委員作業:
9月25日,省政協十二屆常委會第九次會議在西安召開,圍繞“加快市場化改革,不斷釋放發展活力”進行專題議政協商。李宏安等8名委員在大會上作交流發言,針對不斷激發市場活力、優化營商環境、創新市場監管方式、探索市場化改革新路徑等提出了意見建議。
李宏安作了題為《全面釋放企業發展活力,推進我省企業向服務型制造轉型》的發言。李宏安認為,為全面推動陜西制造業從傳統制造向服務型制造轉型,釋放我省制造業市場活力,推動經濟穩增長,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改善和提振我省經濟發展態勢,建議政府主導制定服務型制造相關政策規劃、落地相關優惠政策;持續推進制度建設,助力企業服務型制造模式轉型升級;加大服務型制造的稅收扶持力度;政府主導為服務型制造企業創造市場機會;強化日常工作推進機制,推動我省服務型制造公共服務平臺建設。
履職實效:
李宏安所作的題為《全面釋放企業發展活力,推進我省企業向服務型制造轉型》的發言,在與會委員中引起共鳴。
韓勇主席點名表揚李宏安等25名委員
2020年1月14日 星期二
履職日記:
韓勇主席在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開幕式上點名表揚了我們25名委員。這是對我去年履職工作的認可,更是對陜鼓集團堅持創新發展、實現追趕超越業績的肯定。今后,我和我們的企業更要不負眾望,繼續努力!
委員作業:
1月14日,省政協主席韓勇代表十二屆省政協常委會向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作工作報告時,對李宏安等25名省政協委員一年來的履職奉獻給予表揚。委員們表示,要以受表揚的委員為榜樣,壓實主體責任,認真履職盡責,主動擔當作為,在新的一年里作出新貢獻。
2019年,李宏安等14名委員積極參加政協各項活動,認真履行委員職責,帶頭做好“委員作業”,體現了強烈的責任擔當。
履職實效:
省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對李宏安等25名委員給予大會表揚,參會委員備受鼓舞。
來自省各界愛心濟困協會的感謝信
2020年3月17日 星期二
履職日記: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陜西省各界愛心濟困協會向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與會人員發出“關愛貧困家庭中學生”的倡議后,我的腦際一直縈繞著這句話。
教育扶貧是陜西省各界愛心濟困協會三大職責之一。作為省政協委員,應該積極參加省政協組織的各項活動。為幫助貧困家庭中學生順利完成學業,助力我省打贏脫貧攻堅戰,各界愛心濟困協會舉辦的教育扶貧活動也不例外。
今天,陜西省各界愛心濟困協會發出感謝信,向參與捐款者表達謝意。
委員作業:
1月13日,陜西省各界愛心濟困協會向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與會人員發出“關愛貧困家庭中學生”的倡議后,省政協主席、副主席、秘書長和協會指導小組組長等領導帶頭捐款,愛心人士積極響應,共有省政協委員、機關干部職工、臺灣同胞和海外僑胞、列席人員732人捐款,共收到捐款130萬余元。
陜西省各界愛心濟困協會也發出感謝信。感謝信中說,大道無疆,大愛無垠。大家用行動踐行初心和使命,用愛心詮釋責任和擔當,陜西省各界愛心濟困協會對您們表示衷心感謝,對捐款在3000元以上的愛心人士予以登報感謝。
履職實效:
李宏安等58名省政協委員和雋培軍等23名列席人員獲得登報感謝。
牢記囑托深感責任在肩
2020年5月12日 星期二
履職日記:
今天,省政協經濟委員會召開學習研討會,專題學習研討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精神。
殷殷關懷,諄諄囑托,情真意切的話語讓人深感重任在肩。研討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讓我們對戰疫情、促轉型、穩增長的“下半場”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今后發展的目標更清晰,任務更明確了。
政協委員要以強烈的政治責任和擔當精神,心系企業、心系陜西、心系國家,不僅要在精準建言資政、提高履職質量上下功夫,還要立足本職崗位,帶領企業團隊不斷強化黨建引領作用,以企業改革發展成果檢驗黨組織的戰斗力,以只爭朝夕的奮斗精神帶領企業員工繼續拼搏向前,為中國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新貢獻。
委員作業:
5月12日,省政協經濟委員會召開學習研討會,用一天時間,通過原文領學、現場研討、書面交流等多種形式,專題學習研討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精神。大家表示,要在學深悟透、弄通做實上下功夫,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增強改革發展的事業心、責任感和使命感,向奮力譜寫陜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的總體目標闊步邁進。
李宏安參加會議并發言,認為當前經濟社會秩序正加速恢復,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任務艱巨而繁重,這也孕育了新的發展機遇,企業家大有可為。
“發展是第一要務,創新是第一動力。”李宏安認為,面對復雜嚴峻的經濟形勢,新模式、新業態、新技術、新產品更具活力和潛力。作為陜西工業領域國有企業,陜鼓應直面疫情大考,扛穩“穩增長、促投資、保運行”責任,精準對接市場需求,以復工復產、追趕超越的新業績,實現疫情防控與生產經營雙勝利。
履職實效:
通過研討學習,李宏安認為,在“戰疫情、促轉型、穩增長”中,國有企業大有可為,大有作為。作為陜西工業領域國有企業,陜鼓集團應直面疫情大考,“戰疫情、促轉型”雙線作戰,持續助力陜西工業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陜鼓模式”被寫入我省“十四五”規劃綱要
2020年8月30日 星期一
履職日記: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就像企業要有年度預算和規劃,各級政府年初要做財政預算一樣,我省編制“十四五”規劃的意義不可小覷。
以“科學編制我省‘十四五’規劃,加快追趕超越進程”為議題的省政協常委會,引起了我的濃厚興趣。我是一名國企委員,有責任將實體企業的聲音帶到省政協會議上去。
省政協采納了我的發言稿《加快推進陜西制造業智能化轉型,助力陜西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并安排我作了大會發言。感謝省政協對我這個國企委員的關注,也感謝省政協對國企職工意見的重視。
委員作業:
8月30日,省政協十二屆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在西安開幕,圍繞“科學編制我省‘十四五’規劃,加快追趕超越進程”進行專題議政協商。李宏安等10名委員在大會上作交流發言,就進一步擴大開放、加快大西安都市圈建設、推動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和民營經濟實現新作為等提出意見建議。
在題為《加快推進陜西制造業智能化轉型,助力陜西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發言中,李宏安建議:推進產業鏈加快轉型,加速培育我省智能制造領域骨干企業;推動智能化科技成果轉化,形成智能制造領域行業標準;加大對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稅收及政策支持;為智能制造及新基建領域創新的技術和商業模式提供市場機會;強化人才隊伍支撐。
履職實效:
李宏安的發言引起與會領導和常委的高度關注,此后“陜鼓模式”被寫入《陜西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
李宏安等30名委員獲通報表揚
2021年1月27日 星期三
履職日記:
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來勢洶洶,令人寢食難安,心揪得疼。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需要全社會堅定信心、同舟共濟。2020年2月3日,陜鼓集團通過西安市紅十字會捐款100萬元,為打贏抗擊疫情阻擊戰殲滅戰盡了綿薄之力。省政協對此予以了通報表揚。
“向上向善,優良風氣創未來”的核心價值觀始終讓陜鼓在發展的同時,積極參與慈善公益事業,感恩回報社會,這就是國有企業的社會責任。
委員作業:
2020年是陜西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一年。一年來,省政協委員按照省政協年度工作安排,聚焦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立足本職崗位,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建言獻策,廣泛凝聚共識,主動奉獻社會,為統籌我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了積極貢獻,涌現出一大批履職優秀的政協委員。經省政協十二屆五十三次主席會議審議通過,對李宏安等30名委員予以通報表揚。
履職實效:
省政協對2020年度履職優秀的李宏安等30名政協委員予以通報表揚。
降低企業社保繳費比例提案獲表彰
2021年1月29日 星期五
履職日記:
今天,省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舉行閉幕會。會議對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優秀提案進行表彰,我提交的《關于降低企業社會保險繳費比例的提案》也在其中。
委員作業:
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期間,李宏安提交了《關于降低企業社會保險繳費比例的提案》《關于下調我省水利建設基金的提案》《關于搶抓工業互聯網機遇,提升我省智能制造基礎水平的建議》《關于支持“一帶一路”背景下我省制造業企業“走出去”發展的相關建議》《關于推進我省兩業融合發展的相關建議》《關于促進我省再制造產業蓬勃發展的建議》《關于搶抓第五航權發展機遇,強化我省人才培養的建議》《關于完善及優化國有企業工資總額管理辦法的建議》等8件提案,經審查全部立案。
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共收到提案1265件,經審查立案929件。其中,93件優秀提案受表彰。
履職實效:
《關于降低企業社會保險繳費比例的提案》獲評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優秀提案。
支持大型能源企業創新發展建議被采納
2021年8月24日 星期二
履職日記:
提案工作是委員履職的重要形式。每年省政協全會前夕,我都會做深入細致的調研,并結合本職工作中了解到的情況,撰寫5至10件提案。
我長期工作在陜鼓,我們作為分布式能源領域的系統解決方案商和系統服務商,近年來在戰略聚焦分布式能源進程中,本著“要為客戶找產品,不為產品找客戶”的市場理念,不斷創新,為客戶提供系統解決方案。在這樣的轉型實踐中我也經常對我省大型國企和能源企業的現狀和發展情況進行調研、走訪和深入了解,作為能源大省的陜西,如何進一步激發能源企業的創新活力是一個需要深入研究的課題。經過深思,我提交了《關于支持我省大型能源企業創新發展的建議》的提案。欣喜的是,這件提案得到省發改委和省國資委相關領導的重視和采納。
委員作業:
省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期間,李宏安提交了《關于支持我省大型能源企業創新發展的建議》的提案。
提案中建議,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支持陜北革命老區及延長石油等大型企業發展。建議省政府設立陜甘寧革命老區振興發展專項資金,支持延長石油、榆林能源集團等相關項目建設;要實施綠色化、數字化轉型,建議改造傳統大型能源企業,帶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搭建能源企業與其他產業之間的合作平臺,建議對油氣化工、煤化工、冶金等流程制造業實行服務外包,節省資金,降低資產負債率,優化資產結構,形成發展合力。
8月24日,省發改委能源局產業處副處長雷宏建對這件提案給予很高評價:“這件提案不僅有見地、觀念新、質量高,還與我們的思路不謀而合。”同日,省國資委創新處處長黃峰表示:“能源企業轉型升級是我們不懈努力的目標,政協委員的建議則為我們開展工作提供了新的切入點。”
履職實效:
根據李宏安的建議,省發改委圍繞進一步培育提升我省能源產業大循環、內動力組織召開座談會,邀請全省重點能源化工、裝備制造、下游加工服務企業等共商發展大計。省國資委表示將在支持省屬企業創新發展、督促大型能源企業實施數字化轉型、搭建協同合作平臺三方面重點發力。
恪守政治原則履行“一崗雙責”
2022年1月12日 星期三
履職日記:
牢記責任使命,履行“一崗雙責”。4年來,作為企業負責人和省政協委員,我一手抓好陜鼓服務型制造轉型升級,助推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一手圍繞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熱點難點問題,高質量履行委員職責。主要有以下幾點體會和感受:
一是以恪守政治原則為核心,履行“一崗雙責”。企業負責人和政協委員兩副擔子一肩挑,需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堅定理想信念,強化責任擔當,努力干事創業。只有這樣,才能不負國家和人民的重托,實現企業管理與委員履職相互借力,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共進共贏。
二是以做好企業管理作為依托,高質量履行委員職責。結合自身在企業經營管理實踐中掌握的第一手素材,抱著“為人類文明創造智慧綠色能源”的初心和使命,針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延伸性、拓展性思考,及時提交選題準、挖掘深、可操作的提案、建議和社情民意信息。
三是以履行委員職責為前提,助推企業管理上臺階。在積極參加省政協組織的各類調研討論、協商議政、“委員活動日”中,與其他政協委員廣泛深入交流,互相取長補短,有效促進企業經營戰略落地生根,拓寬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空間,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助力提案建議的閉環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