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综合久久美利坚合众国_日韩欧美精品_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四虎美女版_夜间精品视频

您的位置:首頁 > 學習園地 > 文史春秋

古代冬至文化習俗

陜西政協網 發布時間:2024-12-16 10:32 【字體:

□ 卜慶萍

冬至,又稱“賀冬”“冬節”“交冬”,二十四節氣之一,與夏至相對。冬至這一天,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冬至,在歷史上還是我國的一個重要傳統節日,故有“冬至大如年”之說。

周朝時期,夏歷還沒有啟用,冬至成了周朝的新年元旦之日。周朝的冬至,曾是個很熱鬧的日子,宮廷和民間還舉行大規模的祭祀活動。《周禮春官·神仕》載:“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這句話是說,冬至這天舉行祭祀,以祈求減少平民百姓的饑餓和疾苦。

漢代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舉行隆重的祝賀儀式,稱為“賀冬”。《后漢書》曰:“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后省事?!痹诙?,官方例行放假,眾官員停下手中的事務,以安心休息。廷內還會挑選能人之士,鼓瑟吹簫,以表慶賀。親朋好友之間,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并聚在一起品美酒或結伴游玩,好不快哉。魏晉六朝時,冬至稱為“亞歲”,民眾需向父母長輩拜節,亞歲節一片祥和。

唐宋時期,冬至和歲首并重,是祭天祀祖的日子?;实墼谶@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十一月冬至。京師最重此節,雖至貧者,一年之間,積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官放關撲,慶祝往來,一如年節。”可見,冬至這天人們更換新衣以及祭奠祖先,熱鬧景象如過大年。

明清兩代,皇帝均有冬至祭天大典,謂之“冬至郊天”。宮內有百官向皇帝呈遞賀表的儀式,而且還要互相投刺祝賀,就像迎接新年。

氣始于冬至。冬至是養生的大好時機,冬至時各地有不同的風俗。

在中國北方有冬至吃餃子的風俗。俗話說:“冬至到,吃水餃。”北方許多地方冬至習慣叫做數九,流行過數九當天喝羊肉湯的習俗,寓意驅除寒冷之意。

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在江南水鄉,還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

吃湯圓亦是冬至的傳統習俗,在江南一帶尤為盛行?!皽珗A”是冬至必備的食品,是一種用糯米粉制成的圓形甜品,“圓”意味著“團圓”“圓滿”,冬至吃湯圓,象征一家人團團圓圓、家庭和諧吉祥。冬至湯圓又叫“冬至團”,可以用來祭祖,也可用于互贈親朋。

在我國臺灣,還保存著冬至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即用糯米粉捏成雞、鴨、龜、豬、牛、羊等象征吉祥的動物,然后用蒸籠分層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祖先。

冬至既是時令節氣,又是一個從歷史中走來的古老傳統節日,它承載了中國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更寄托了從古至今老百姓的美好祈愿和祝福。

來源:各界導報 編輯:郭長財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