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陜縣政協2024年工作回眸
縣政協常委年度述職
團結務實的機關干部隊伍
定期舉辦委員“微論壇”
組織政協機關干部參觀漢濱區檢察院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
4月11日,寧陜縣政協機關干部到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考察學習
遍訪委員“結同心”
“世界讀書日”委員讀書分享會
組織政協委員開展“愛心送考”微服務活動
組織政協委員開展弘揚傳統文化系列活動
調研報告《關于加快森林資源價值轉換》《寧陜縣包裝飲用水產業發展情況》獲得省市肯定,縣政協建立的“五微”體系被寫入省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破解‘兩個薄弱’提升為民協商質效”典型經驗在《中國政協》《陜西政協》雜志刊發……
2024年,寧陜縣政協團結帶領廣大政協委員和機關干部大力弘揚“知難而上、苦拼實干、敢為人先、精誠團結”的干事創業精神,傾情服務發展大局,廣泛凝聚各界共識,用勤奮和實干、以智慧和汗水書寫出一份份政協事業高質量發展、人民群眾滿意的履職答卷。
筑牢思想之魂 旗幟鮮明講政治
寧陜縣政協以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為根本,把學懂弄通做實不斷引向深入,真正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引領社會各界旗幟鮮明講政治、堅定不移跟黨走,不斷夯實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
堅定不移錘煉政治能力。堅持“第一議題”學習制度,通過召開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會議,舉辦“微課堂”“干部講堂”等形式,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5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堅定捍衛“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確保政協事業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堅定前行。
堅持不懈增強思想定力。恪守根本政治原則,自覺把黨的領導貫穿政協工作全過程各方面,及時傳達學習省市縣委全會、縣委常委會等重要會議精神,積極主動把握縣委、縣政府決策部署,切實做到與縣委、縣政府“合拍合心合力,謀計謀事謀篇”。
馳而不息激發黨建活力。堅持把黨建工作納入政協工作總體布局,始終秉持把政協組織建設成為黨委、政府聯系群眾的“連心橋”的定位,推動黨建工作與履職活動深度融合,不斷提高委員履職水平,不斷提升政協協商質效?!耙唤p提”工作經驗得到市縣肯定,分別在市政協黨建工作座談會、全縣基層黨建工作重點任務暨清廉機關建設推進會上作交流發言。
立足政協之能 群策群力建真言
寧陜縣政協緊緊圍繞貫徹新發展理念、助推高質量發展,聚焦“生態立縣、旅游強縣、林業興縣”縣域經濟發展路徑,堅持出門調研、開門協商、上門服務、敲門監督的工作理念,務求協商建言更加有力、凝聚共識更加有效、民主監督更加有為。
緊扣重大部署協商建言。錨定教育高質量發展、縣城建設高質量發展、交通建設高質量發展、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等重大部署,勇擔發展之責、深謀破題之策、盡好落實之力,持續深入開展協商議政,著力形成一批切合實際、可行管用的協商議政成果,協力縣委、縣政府科學決策。《寧陜縣城區地名優化命名專題協商報告》等4篇調研報告得到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批示肯定。
緊跟重點任務獻計出力。圍繞職業教育助推縣域經濟發展、城市民宿產業發展和快遞物流業發展,延伸“協”的鏈條、拓展“商”的平臺、充實“議”的內容,為破解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凝聚政協智慧。在調研視察中,注重政策宣傳、引導預期,用共同的目標凝聚人心,用宏偉的事業鼓舞人心,用美好的愿景激勵人心。在協商活動中,把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一體設計、一體落實,把交流互動作為必要環節,使協商的過程成為統一思想、增進共識的過程。
緊貼群眾需求貢獻智慧。深入開展“微協商”,助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收到群眾關于縣城體育場公廁保潔不夠徹底、設施老舊的相關反映后,當即開展“微協商”,促使公廁迅速“換新裝”;在接到群眾反映東河來安橋路口圍墻出現墻體開裂和地基下沉的情況后,立即組織現場協商解決。采取“院落路邊協商”“田間地頭協商”等形式,開展28次微協商,讓問題在協商中解決、矛盾在協商中化解。
緊扣監督之要 同頻共振顯擔當
寧陜縣政協堅持在服務大局中找準著力點、在服務改革發展中找準切入點、在服務人民群眾中找準結合點,以“五微政協”的小切口、委員提案的廣角度、社情民意的長鏡頭,讓人民群眾的意愿得到充分表達,一批人民群眾的關切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提案辦理提質效。按照辦前、辦中、辦后“三溝通”原則,進一步增強政協機關、承辦單位、提案委員之間的全過程溝通,切實推動決策部署落實下去、智慧力量凝聚上來,不斷增強提案辦理的針對性、實效性??h政協十屆三次會議以來共收到提案180件,并案立案153件,辦復率、委員滿意率均為100%。
社情民意暖民心。把民心所向、民意所歸、民力所聚作為切入點,持續發揮社情民意“直通車”作用。向市政協報送社情民意信息32條,市政協采用信息20條、向省政協轉報信息20條,報送數量和質量位居全市縣區政協前列,被市政協評為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先進單位。向縣政府報送信息18期,縣政府主要領導批示11期,推動群眾操心事、煩心事等問題得到更好的解決。
聯合聯動強監督。緊貼全縣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和群眾關心關切,組織縣政協委員、民主監督員、民主監督小組對事關縣委決策部署、社會各界關切關注、人民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多角度、多層次開展民主監督,提高了委員的履職水平,提升了單位部門的工作質效。聚焦教育醫療、文化體育、養老托育、就業增收、城鎮管理、鄉村振興、社區服務等群眾關心的熱點、社會治理的難點問題,積極反映民情民意,深入開展民主監督,讓“問題清單”變成“幸福賬單”,讓發展成果更多惠及民生。
凝聚同心之力 團結聯誼增共識
以協商聚共識,以共識固團結。將各級決策部署有機轉化為政協各參加單位、全體政協委員、社會各界人士的一致共識,不斷融合發展意愿、統一發展意志、匯聚發展合力,在產業發展、招商引資、項目建設中彰顯更大作為。
在聯系服務群眾中凝聚共識。始終把精力用在服務群眾上、把功夫下在為民解憂上,把每年8月至9月確定為委員服務群眾的“服務季”,廣大政協委員和機關干部立足工作崗位、居住地實際,就近就地深入群眾、聯系群眾、服務群眾,開展愛心助學、志愿服務、助老愛老、農技培訓、關愛困難職工等服務活動,推動委員聯系服務群眾積極活躍起來、豐富生動起來。
在講好政協故事中傳播共識。精心編撰文史資料第十三輯《流金歲月·光影寧陜》老照片專輯,全書分為城鄉記憶、發展變遷、歷史回眸、韶光留影、鄉土記事、和諧共生六大板塊,全面展示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寧陜縣經濟社會發展歷程和人民群眾的生活變遷。全年在各類媒體發稿170篇,有5篇新聞稿件在《人民政協報》刊發、40篇新聞稿件在《各界導報》刊發。十四屆全國政協以來,寧陜縣政協在《人民政協報》發稿數量位列全省縣區政協第一方陣。
在密切聯系委員中形成共識。開展由縣政協縣級領導帶隊,專委會組織、政協常委參與的“遍訪委員·協商發展”活動,走訪內容包含“五訪”,即訪工作、訪履職、訪民意、訪心聲、訪建議。遍訪活動中,堅持以道交友、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商求同,把廣大委員更加緊密團結在黨的周圍,收集到24條推進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綠色發展、18條推進縣政協工作、23條推進招商引資工作的意見建議。
在強化交流聯誼中增進共識。市政協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座談會、五屆市政協教文衛體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在寧陜縣召開。召開縣政府、縣政協聯席會議,加強政協委員和政府部門之間的溝通交流。接待外省政協5批次100余人來寧陜開展考察交流活動,組織縣政協委員和機關干部5批次100余人次赴外省考察學習,通過交流活動進一步提升政協履職質效,展示良好對外形象。
練好強身之功 固本培元筑根基
寧陜縣政協始終把加強自身建設作為發揮引領作用、提升履職水平、夯實工作基礎的重要抓手,著力打造政治過硬、服務優質、協調順暢、作風優良、清正廉潔的政協機關。
持之以恒建機制??h委辦公室、縣政協辦公室聯合印發《寧陜縣政協“五微”工作機制實施方案》,促進政協創新工作制度化、程序化、規范化;縣政府、縣政協深度協商,建立健全《寧陜縣政府縣政協聯席會議制度(試行)》,搭建全天候、全方位和全覆蓋的“零距離”協商平臺;制定《委員履職考核評價制度》《政協委員“服務季”管理制度》《周清周結工作制度》等制度,進一步強化工作責任、規范工作流程,形成用心抓落實、奮力創一流的濃厚氛圍。
拓展平臺展風采。組織開展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5周年系列活動。聯合縣圖書館舉辦“書香溢政協·讀書促履職”委員讀書分享會及圖書捐贈活動,引導委員多讀書、讀好書、善讀書。舉辦“委員活動日——我運動、我健康、我快樂”主題趣味運動會,堅持“一個季度、一個界別、一個主題、一個委辦”的原則舉辦“微論壇”,讓“協商為民”的效果更加凸顯。
多管齊下強素質。完善政協常委年度述職、委員履職檔案、委員年度履職考評通報等機制,表彰優秀提案、優秀社情民意信息和政協優秀論文,激勵委員知責于心、擔責于身、履責于行。組織9名政協委員和機關干部參加省市政協組織的主題征文活動,5篇征文被安康市政協采用。3名機關干部參加安康市、寧陜縣“禮贊新中國·奮進新時代”“紅色寧陜”等主題宣講并獲得佳績。
(通訊員 余書升 楊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