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延安市政協委員的建言之聲
報到現場,委員們領取會議資料。實習記者 白小芳 攝
□ 記者 閆智 賀鵬飛 實習記者 白小芳
歲序更迭,再啟華章。2月16日,延安市正式進入“兩會時間”,出席市政協六屆四次會議的委員們懷揣精心準備的提案,陸續抵達委員駐地。
報到現場,委員們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有條不紊地辦理報到手續,許多相熟的委員在一起互相交流,分享一年來的履職感悟。有的委員手持提案,與大家認真討論,希望能在會議上為延安發展提出更多有建設性的意見建議;有的委員則就當前社會熱點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
會前,委員們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通過廣泛走訪調研,全面收集社情民意,精心準備了一批既有深度又有溫度的提案。大家表示,將不負全市人民的期望與重托,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更加務實的作風,為延安高質量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醫療和教育作為民生根本,在提升鄉村居民生活質量、推動鄉村長遠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有效整合鄉村醫療與教育資源,是鄉村振興的關鍵所在。
“目前,我國鄉村普遍存在醫療資源短缺、教育質量不均衡的問題。”市政協委員王晨遠在調研中發現,一方面,延安市部分鄉村醫療機構設施陳舊、醫護人員不足,導致醫療服務可及性差;另一方面,教育資源相對集中于城市,鄉村學校師資力量薄弱、教學設施落后,制約影響了鄉村教育的發展。
在深思熟慮的基礎上,王晨遠撰寫了《關于在鄉村振興中整合醫療教育資源的建議》的提案,建議建立醫教聯合體,鼓勵鄉鎮衛生院和鄉村學校緊密合作,共享資源、優勢互補,將健康教育納入鄉村學校課程,定期邀請醫療專家進校開展講座、培訓,提高學生健康意識和自我保健能力。建立鄉村醫生與教師交流輪崗制度,鼓勵醫療人才開展健康教育,讓教育人才參與鄉村醫療公益服務或培訓,提升雙方專業素養。此外,可借助遠程技術,依托互聯網搭建鄉村醫療教育遠程服務平臺,提供在線醫療咨詢、遠程教學等資源。
“鄉村振興是一項系統工程,整合醫療、教育資源是其中的重要一環。”王晨遠說,要強化頂層設計,增設資金補貼,對參與鄉村醫療教育資源整合的機構和個人,給予稅收減免、資金補貼等激勵,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
在新時代背景下,加強中小學階段的科學教育已成為必然趨勢。如何推動延安市中小學科學教育高質量發展,也是市政協委員高忠學一年來所思考的事情。
高忠學表示,目前,全市針對中小學科學教育的賽事僅有延安市人工智能暨創客大賽、延安市青少年機器人大賽,賽事的匱乏阻礙了科學教育的發展。此外,部分教師專業與所教科目不匹配,尤其是小學部分科學類課程、薄弱學科等,學校層面加強科學教育的意識淡薄。
為此,高忠學準備在延安兩會上提交《關于加強我市中小學科學教育的提案》,建議以制度建設為保障,明確科學教育發展方向;以平臺建設為驅動,搭建科學教育堅實陣地;實施“以賽促教、以創促學”措施,充分發揮多重主體責任,激發各維度潛力,打造“科學基地+館校結合+科普案例”三類科學教育社會陣地;以師資建設為重點,為科學教育提供充足的人力資源保障。
延安擁有深厚的紅色底蘊和獨特景觀,如何抓住機遇,實現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市政協委員任霞建議,強化頂層設計,完善相關政策,加大財政投入,優化稅收,為文旅產業發展助力。推動文旅產業與農業、文化、科技等領域深度融合,打造多元化和綜合性的旅游產品與服務,同時,還要注重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不斷提升行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創新能力。加強人才培養工作,打造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文旅人才隊伍。
……
建睿智之言、獻務實之策。市政協六屆四次會議開幕在即,委員們的履職熱情空前高漲。大家表示,會議期間,將繼續圍繞科技創新、紅色旅游、非遺保護、青少年心理健康等議題開展深入討論,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福祉建諍言、獻良策,以實際行動踐行政協委員的使命擔當,共同譜寫延安高質量發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