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普通教師成長為一院之長,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測繪與檢測學院院長張福榮深耕職業教育20年,從擔任省政協委員之日起,就將關注點聚焦在職業教育領域。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關鍵在建強“領頭羊”隊伍。如何更好發揮人才作用,激發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內生動力?羅軍建議,應注重“寬嚴相濟”,在省級層面強化我省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頂層架構的總體設計,實施類似“基本報酬+績效獎勵+集體經濟發展創收獎勵”的報酬補貼制度,將村干部待遇與集體經濟發展相掛鉤,激發干事創業的積極性。
醇香典雅的西鳳酒、千年爐火長明的耀州瓷、滋味厚重的黃關黃酒、酸香綿甜的張老五醋……對于老陜來說,這些“老字號”不只是陜西特色文化的代表,更承載著珍貴的回憶和濃厚的情懷。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轉變超大特大城市發展方式,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
“張委員,感謝您每年都把我們基層工人的心聲帶上省兩會,我們在生產一線等著您的好消息。”1月24日,在前往大會報到的路上,省政協常委、省總工會一級巡視員張永樂接到一名基層職工代表的電話。今年,他要在省兩會上再次為基層工人發聲。
作為一名長期從事生態環境保護的科研工作者,王宇恒始終牢記初心使命。在擔任省政協委員后,他積極參加省政協組織的各項視察調研活動,每一次視察調研都會給他帶來新的思考。
“延安是中國革命圣地,也是中國僑聯發祥地,曾吸引大批愛國華僑匯聚寶塔山下,他們情系祖國、心向延安,為的是拯救民族于危亡之中。”1月24日上午,在省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委員報到處,省政協委員、延安市工商聯副主席樊俊美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希望在延安建設一座僑聯博物館,進一步凝聚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智慧力量,傳承賡續延安精神,講好延安發展故事。
“延安是中國革命圣地,也是中國僑聯發祥地,曾吸引大批愛國華僑匯聚寶塔山下,他們情系祖國、心向延安,為的是拯救民族于危亡之中。”1月24日上午,在省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委員報到處,省政協委員、延安市工商聯副主席樊俊美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希望在延安建設一座僑聯博物館,進一步凝聚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智慧力量,傳承賡續延安精神,講好延安發展故事。
“過去一年讓我有了履職‘初體驗’。”1月24日,在省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委員報到處,省政協委員張娟利向記者分享了對委員履職的思考和體會。
作為一名西安人,省政協委員孟裕凱任職的富春產業控股(陜西)有限公司,是浙企富春集團在陜西投資興業的“先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