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综合久久美利坚合众国_日韩欧美精品_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四虎美女版_夜间精品视频

您的位置:首頁 > 委員風采

羅軍委員:一份提案背后的“三農”情懷

陜西政協網 發布時間:2024-01-26 11:24 【字體:

微信圖片_20240126112423.jpg

    羅軍委員    記者 馬偉東 攝
  □ 記者 趙婧
  “咱們村老人多,種不了地,自從搞了集體經濟合作社,地有人種,每年分糧分菜還分紅,大家的日子越過越好了……”在寶雞市陳倉區虢鎮街道北堡村幸福院,67歲老人焦平一邊下象棋,一邊暢聊幸福生活。
  “我們村下轄6個村民小組,480戶2010人,耕地690畝……”北堡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劉宗平介紹,近年來,北堡村以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為契機,充分發揮村黨總支“頭雁”作用,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不斷提高村民幸福感、獲得感,并獲得了市級集體經濟示范村榮譽稱號。
  北堡村是寶雞市村集體經濟發展的一個生動縮影。無獨有偶,在此次省兩會上,省政協委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副校長羅軍也在關注關于我省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路徑。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和組織功能的重要保障,也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去年省兩會上,羅軍提交了《關于加快我省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建議》的提案,并得到了省級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履職成效初顯,令羅軍信心倍增。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社會化服務,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羅軍認為,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是在原集體經濟基礎上的創新和發展,也是促進鄉村振興與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和途徑。
  如何因地制宜壯大發展我省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帶著濃濃的“三農”情懷,羅軍在今年省兩會上,又結合調研實際提交了《關于加快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 促進我省農村農民共同富裕的建議》的提案,為進一步助推我省新型農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去年,羅軍和團隊成員在對我省3縣9個鄉(鎮)街道的27個村進行實地走訪調研后發現,由于資金使用低效、人才匱乏、縣(區)鄉(鎮)域監督和激勵機制不健全等因素,我省現階段農村集體經濟成就與省委、省政府以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促進農村農民共同富裕的要求仍有差距。
  “花小錢,辦大事”曾是農民群眾的樸素“成本經”。在羅軍看來,如何把錢花在“刀刃上”,也是新型農村集體經濟要算的“基本賬”。他建議,試行鄉(鎮)村兩級集體經濟組織2.0運營機制,探索建立鄉(鎮或街道)級新型農村集體經濟聯社、村級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分社兩級管理運營機制。在鄉(鎮或街道)級新型農村集體經濟聯社統一整合盤活鄉(鎮或街道)域范圍內資金、土地、技術、人力等資產資源,將各村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轉化為分社,按照入股享受收益分成。同時,還要加強二級統籌,集中力量辦大事,實現集約發展,達到集體收益、產業效益、群眾利益的相融共益、互利共贏。
  “缺乏完善的機制,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就容易陷入發展瓶頸?!绷_軍建議,建立“村村聯合”機制,持續深化“村企”合作模式。在我省同一縣(區)鄉(鎮)范圍內,由縣(鄉)農業農村局、鄉(鎮)農業農村辦牽頭負責,引導地域相鄰、資源相連、產業相近的村聯合起來,集中使用投入資金和預留土地,統一選址規劃和經營運行,統一量化股份和收益,組建新的經營主體,實現互利共贏。同時,探索推廣“村集體經濟組織+公司+農戶”經營模式,將收益最大程度地留在農村。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關鍵在建強“領頭羊”隊伍。如何更好發揮人才作用,激發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內生動力?羅軍建議,應注重“寬嚴相濟”,在省級層面強化我省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頂層架構的總體設計,實施類似“基本報酬+績效獎勵+集體經濟發展創收獎勵”的報酬補貼制度,將村干部待遇與集體經濟發展相掛鉤,激發干事創業的積極性。此外,應建立末尾問責機制,省級層面加快制定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年度考核辦法,對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不力的干部進行調整,建立健全容錯糾錯機制,保護廣大干部在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來源:各界導報 編輯:穆小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