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综合久久美利坚合众国_日韩欧美精品_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四虎美女版_夜间精品视频

您的位置:首頁 > 委員風采

劉妮委員:打好校園思政課程基礎 培育新時代“中國心”

陜西政協網 發布時間:2025-01-22 09:54 【字體:

劉妮委員(1432555)-20250122091243.jpg

劉妮委員

□ 記者 趙婧 文/圖

“要當好一個館長,首先要做一個合格的思政老師?!笔≌f委員、延安革命紀念館館長劉妮說,只有深刻理解革命歲月和文物背后的故事,才能更生動地講述好延安精神,讓觀眾在傾聽中銘記歷史、汲取力量。

生長于延安、鉆研了革命歷史大半輩子的劉妮,一直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將延安精神深植在孩子們的心底。

2023年暑期,時任延安文藝紀念館館長的劉妮,為來自省內外多所知名高校的學子精心籌備了一堂分量厚重的大思政課。然而,當她滿懷期待地走進展館時,卻見到了一群無精打采、疲憊不堪的學生。

原來,學員們前一天在重走長征路的途中,由于行程緊張和長途跋涉疲累,與帶班老師發生了爭執。

“孩子們,來,打起精神,我們一起唱首歌吧!”劉妮沒有絲毫責怪,而是用一首紅歌帶動起學員們的情緒,以飽滿的熱情和深入淺出的講述,讓革命歷史又一次在歌聲與故事中鮮活起來。

“新時代的青年人生于和平年代,大多數人過著物質充裕的生活,如果他們忘卻了革命先輩在長征路上的艱辛與犧牲,那么國家的未來可能會失去前行的動力。”盡管這堂大思政課順利結束,卻引發了劉妮的深思。

近年來,隨著紅色研學熱的持續攀升,越來越多的中小學生來到延安。2023年,劉妮調任延安革命紀念館館長,新的紅色陣地也為她帶來了更多新挑戰。她說:“要讓延安精神融入更多孩子們的心中,僅靠一堂課、一次講解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打好校園思政課程基礎?!?/p>

為此,劉妮組織開展了一次關于大中小學思政教育的調研,她發現校園思政教育普遍存在粗線條與政治化的問題,缺乏吸引力,“高校思政課配置主要在大一至大二,占比是全學時的15%,且大多流于形式”“中小學校課程主要圍繞道德與法治和安全知識普及,還往往被其他課程擠占”。此外,內容和形式也相對單一,缺乏系統性和持續性。

今年省兩會,劉妮提交了《關于陜西率先推行紅色文化特色教育學分制的提案》,建議我省率先實施紅色文化特色教育學分制,深度用好紅色教育資源,為實施為國育才、為黨育才發揮陜西獨特的示范引領作用。

“陜西是革命文物大省,以延安為代表的紅色文化資源稟賦獨特,具有強大的政治影響力和文化感召力?!眲⒛荼硎?,通過實施紅色文化特色教育學分制,可以讓青少年在系統的學習中,深刻領悟革命精神,樹立正確的三觀,筑牢思想根基。

“要讓思政課落地生根,關鍵在于創新方式和方法?!苯陙?,劉妮努力培養年輕講解員,深挖革命文物故事,不斷研發思政課程。其中,由她研發并主講的《音樂廳里的思政課——當冼星海“遇到”馬克思》,被教育部和國家文物局聯合評選為思政精品課程。

此外,劉妮積極推動館校合作,深化協同育人,通過紅色文化教育、學術研究等活動,讓更多青少年了解和傳承紅色精神?!般懹洑v史,不負時代重托,唯有將延安精神深植孩子們的心底,方能培育出既具‘中國臉’、又懷‘中國心’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接班人!”劉妮說。

來源:各界導報 編輯:郭長財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