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顯春委員 實習記者 宋雨萌 攝
□ 實習記者 宋雨萌 首席記者 李榮
第一次踏上榆林這片土地,省政協(xié)委員、陜西海普睿誠律師事務所副主任林顯春就與邊塞文化產生共鳴:“那是長河落日、是金戈鐵馬、是忠廉文化,更是一種他鄉(xiāng)遇故知的精神碰撞。”
去年,作為陜西省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副會長,林顯春負責榆林片區(qū)的聯系工作,自此也開啟了他的邊塞文化之旅。
讀邊塞詩詞,看民間風俗;品非遺美食,聽榆林小曲;看長城遺址,賞自然風光;在神木石峁遺址感受這座四千多年前就已經屹立的古城所帶來的震撼與感動;臘月里和村民一起品嘗“殺豬菜”,拉著家常,沉浸在溫暖和幸福中……
近年來,榆林通過“曲壇雅集·走向榆林”采風活動、“陜北邊塞詩和邊塞文化”主題交流活動、“清爽榆林”系列活動,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榆林邊塞文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如何更全面、系統(tǒng)地挖掘與展示榆林獨具特色的邊塞文化?過去一年,林顯春幾乎走遍了榆林的重點文化景點,不僅細致考察鄉(xiāng)村旅游路線,了解當地適宜游玩的時間節(jié)點,還對其傳統(tǒng)技藝傳承、民俗文化發(fā)展等情況作了詳細調研。
“邊塞文化的特點是以軍事為主題,邊塞人豪爽大氣、敢拼敢干,邊塞少數民族多,可以說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隨著調研的不斷深入,林顯春對榆林邊塞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今年省兩會,林顯春帶來了《關于在榆林設立邊塞文化旅游節(jié)的提案》。“通過梳理提煉歷史文化,可以帶來新的精神內涵。弘揚邊塞文化,能激發(fā)大家想干事、能干事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林顯春認為,邊塞文化是榆林人民獨有的精神財富,舉辦邊塞文化旅游節(jié),能夠讓更多人了解和認識榆林邊塞文化,激發(fā)榆林人民對本土文化的熱愛,增強文化自信,從而愛家守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