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综合久久美利坚合众国_日韩欧美精品_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四虎美女版_夜间精品视频

您的位置:首頁 > 大數據 > 委員提案

微短劇2.0時代如何實現長久“續航”?

陜西政協網 發布時間:2025-04-21 08:39 【字體:

□ 實習記者 楊小妹 記者 趙婧

近年來,網絡視聽行業蓬勃發展,微短劇憑借獨特風格和便捷收看方式,契合碎片化娛樂需求,掀起影視熱潮。據《中國微短劇行業發展白皮書(2024)》數據:截至2024年6月,我國微短劇用戶規模已達到5.76億人,呈穩步增長態勢。據行業預估,2024年中國微短劇市場規模將達到504.4億元。爆炸式增長的同時,微短劇也存在著題材單一、內容同質化等問題。

陜西微短劇產業蓬勃發展,據業內估算,西安目前擁有超過200家微短劇創作公司,產量約占全國總量的60%。微短劇產業如何從“流量驅動”轉向“質量驅動”,走向規范發展的2.0時代?本報特邀3位省政協委員積極建言。

本期嘉賓:

吳曉軍 省政協委員、陜西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教授

申大鵬 省政協委員、省網絡作家協會主席

史佳 省政協委員、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陜西分公司總經理

打造真正的“微短劇之都”

2024年12月,數據分析平臺DataEye發布的短劇熱力榜2024年最佳承制方TOP20中,西安的制作公司占據了8席。一方面,西安作為微短劇重鎮,承擔著大量的拍攝制作工作;另一方面,也折射出西安在產業鏈發展上存在的不足。

省政協委員、陜西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教授吳曉軍說,西安的微短劇制作公司多為承制方,平臺定制、公司承制、按比例分賬是制作公司與小程序平臺的主流合作模式,劇本、題材由版權方、平臺方提供,分賬比例由平臺定,制作公司在行業中的話語權較低。

吳曉軍認為,目前微短劇發展已進入行業“精耕期”。西安要想成為名副其實的“微短劇之都”,完整的產業鏈必不可少,應形成從劇本創作、拍攝制作到平臺分發等環環相扣、融合聯動的局面。

吳曉軍建議,應有完整的產業配套。一方面,通過政策引領、行業協作,完善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加大對微短劇產業園區和拍攝基地的建設投入,鼓勵和支持相關企業發展后期制作、特效處理、音樂創作等配套產業,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另一方面,要強化品牌意識,培育打造本土發行平臺,提升話語權和決策權。

高質量發展人才是關鍵

省政協委員、省網絡作家協會主席申大鵬表示,人才是微短劇產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當前,陜西的微短劇產業雖然發展迅速,但在人才培養和儲備方面還存在不足,導致部分作品質量參差不齊。

高校是人才培養的搖籃。陜西作為擁有眾多高校的教育大省,要利用好先天優勢。申大鵬建議,應建立高校企業聯合培養機制,在高校設立微短劇相關專業或定期舉辦培訓班,開設編劇、導演、特效制作等課程,引入行業導師參與課程的制定和教學,并建立“產學合作基地”。

“據我所知,目前西京學院已與12家企業合作設立了微短劇人才培養基地,通過構建系統全面的微短劇人才培養課程體系,培養更多適應行業發展需求的高素質人才。”他說。

針對吸引和留住人才問題,申大鵬建議,應設立“青年編劇扶持基金”,對優秀原創劇本給予資金獎勵,為從業者提供住房補貼和稅收優惠等政策,吸引外省高端人才來陜留陜。

申大鵬認為,人才的培養離不開實踐應用,建議相關企業和行業協會發揮主導作用,搭建多樣化的實踐平臺,為人才提供實習機會和創業孵化服務,讓人才在創作過程中積累經驗、提升能力。

微短劇出海機遇和挑戰并存

當下,隨著微短劇市場熱度持續高漲,有越來越多的公司將目光投向海外。

長期致力于文化對外傳播工作的省政協委員、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陜西分公司總經理史佳認為,微短劇作為一種文化載體,能夠將中國的文化元素、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等傳遞給海外觀眾,增進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理解和交流,從而推動中國文化在海外的傳播和發展。

“文化搭臺、經貿唱戲。在增強文化軟實力的同時,出海微短劇的發展將帶動相關產業的協同發展,與海外企業的合作也將為國內企業帶來更多的資源和機會,促進經濟發展。”史佳說。

他建議,政府部門應出臺鼓勵性政策,設立專項資金,扶持優秀出海項目。對在內容創新、文化傳播方面表現突出的微短劇項目應給予政策優惠和資金獎勵,降低微短劇企業出海的成本和風險,激發企業的積極性。

針對目前微短劇普遍存在的問題,史佳建議,相關行業協會應盡快設立具有權威性、專業性的國際微短劇獎項,通過電影節、電視節平臺展映來自全球的優秀作品,促進文化交流,推動行業良性發展。

來源:各界導報 編輯:郭長財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