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趙婧
“Very tasty(太好吃了)!”新年伊始,一些國外博主暢游西安并體驗陜西特色小吃的短視頻迅速火爆網絡,并引發眾多網友回應和點贊。
“我覺得陜西小吃之所以這么受歡迎,是因為它們不僅好吃,還很有故事?!币晃辉谟木W友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他的見解,“比如肉夾饃,它就代表了陜西人對食材的精心挑選和烹飪技藝的傳承。這種對食物的熱愛和尊重讓我非常感動?!?/p>
而另一位在美國的網友則表示:“我嘗試過很多國家的美食,但陜西小吃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們不僅味道獨特,還讓我感受到了陜西人民的熱情和好客。我覺得這就是美食的魅力所在吧!”
“肉夾饃、搟面皮、臊子面……在陜西,每一種特色小吃幾乎都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它們不僅僅是一道簡單的美食,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和地域的象征?!弊鳛橐粋€地地道道的陜西人,省政協委員、陜西來六碗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趙萬林也與網友“心有靈犀”。
趙萬林出生于陜西著名的“小吃之鄉”寶雞市岐山縣,從小吃著臊子面長大的他,對陜西小吃有著獨特的理解和熱愛。而那份濃濃的家鄉情懷,也成為他日后投身陜西小吃產業,致力于將其發揚光大的重要動力。
“近年來,隨著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政策扶持,陜西小吃產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也成為推動地方經濟和文化交流的‘潛力股’?!壁w萬林以岐山縣為例,“近幾年,岐山縣依托特色美食資源,不斷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截至2023年,岐山‘一碗面’經濟產值已達到151億元,帶動就業9.3萬人,人均年收入達4.3萬元……”
然而,面對全國小吃產業的迅猛發展趨勢,趙萬林也敏銳地觀察到陜西小吃產業發展的差距與不足,“比如福建的沙縣小吃,如今已遍布全球66個國家和地區,全國門店超8.8萬家,年營業額超550億元……”趙萬林認為,陜西擁有巨大的產業發展潛力和市場價值,但由于產業發展不均衡、體量規模受限等因素,陜西小吃仍處于品牌影響力和市場占有率相對較低的階段。
隨著全球化快速發展,壯大小吃產業鏈已成為必然趨勢,“據省商務廳統計,全省有700多種特色小吃,如果每一種特色小吃都能夠通過延伸產業鏈,做到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就一定能將小吃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為此,在省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上,趙萬林提交了《關于將陜西特色小吃產業納入全省重點產業鏈促進發展的提案》,建議通過加強規劃引領、政策扶持、示范帶動、資金保障等方式,推動我省特色小吃產業高質量發展。
“您的提案客觀上實際上反映了我省地域特色小吃發展現狀和亟待解決的問題,具有很強的針對性,也對促進我們工作具有現實指導意義。”省商務廳在提案答復中表示,將按照產業實際宜鏈則鏈、宜群則群、鏈群聯動的原則,與省級相關部門加強協調、共同發力,努力推動小吃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記者還了解到,近年來,陜西省市場監管局出臺了《陜西省食品小作坊集中園區建設指南》等多項制度,推動食品小作坊走上標準化、規范化、專業化之路。同時,我省還加大了對預制菜生產企業的幫扶力度,致力于打造預制菜龍頭企業,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這些政策措施的出臺為陜西小吃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和條件。
“在與相關部門的溝通交流中,明顯感到我省在傳承創新和發展陜菜各項工作中思路清晰。但讓我感到遺憾的是,我這次的提案建議沒能完全采納。”趙萬林表示,2021年,我省印發《關于進一步提升產業鏈發展水平的實施意見》,篩選出了20多條重點產業鏈,出臺《提升重點產業鏈發展水平若干政策措施》,并建立起鏈長制工作推進機制,有力地推動了這些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拔艺J為,在重點產業鏈當中,除了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持續推進傳統產業發展,還應重視那些發展潛力巨大、產業鏈較長的小產業。”
在陜西,有很多傳統小吃曾因地域的限制和技術的局限性而囿于當地。如今,隨著電商平臺的興起和旅游業的蓬勃發展,這些美食不僅滿足了人們的味蕾,也為當地群眾帶來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和收入來源。
“政協提案是黨和政府聽取民聲民意、科學民主決策、推動改進工作的重要渠道,也是政協委員履職建言的重要方式。”趙萬林很清楚,在提案辦理過程中,也會因為提案內容的可行性、現實條件的限制、政策法規的約束、資源分配的考量等諸多因素,導致提案中的一些建議未能完全得到采納和實施。
“盡管如此,提案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我將繼續提交相關提案,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推動相關問題得到改善和解決?!壁w萬林表示,隨著文旅消費的不斷升級,陜西小吃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機遇。“希望我省在繼承、創新和發展陜菜的過程中,能更加重視特色小吃產業的發展,將陜西特色小吃產業納入全省重點產業鏈,推動我省特色小吃產業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