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寶雞市政協
農村路燈亮化工程實施以來,設施不斷提檔升級,農村面貌煥然一新,在為夜間出行提供安全保障的同時,也點亮了鄉村夜間生活。但目前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設施失修嚴重。受建設年限和項目設計等因素的影響,多地農村路燈因缺乏定期維護,存在燈泡損壞、線路老化、太陽能電池板失效等問題,部分區域亮燈率不足30%,出現“建時轟轟烈烈、用時冷冷清清”的局面。
二、管理責任缺位。項目建成后普遍存在“三無”現象:無明確管理主體、無專項維護資金、無專業運維人員,導致小故障演變為永久性損壞。
三、安全隱患突出。夜間照明缺失導致交通事故頻發,部分村民被迫自費安裝臨時照明,存在私拉電線等安全隱患。
為此建議:
一、建立長效管護機制。由農業農村部門統籌制定《農村亮化設施管護管理辦法》,明確“縣統籌、鎮負責、村監督”三級管理體系;推行“網格化管護”模式,每50盞路燈配置1名專職管護員,優先聘用當地脫貧群眾。
二、創新資金保障方式。大力推廣“電費眾籌+光伏補貼”模式,對太陽能路燈建立專項維修基金,鼓勵采用“以獎代補”方式激勵管護成效好的村鎮。
三、加大維護保障力度。對管護人員進行技能培訓,提升故障診斷與修復能力,確保技術支撐到位;通過宣傳教育和村規民約,鼓勵村民反映路燈故障或破壞行為,形成全民監督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