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安市政協
隨著外賣騎手、快遞員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隊伍不斷壯大,陜西省相關從業人員已超過20萬人,每天配送量超過300萬單,成為民生保障和城鄉流通的重要支撐力量。但當前騎手行業還存在服務設施不足、權益保障不全、職業風險較高等問題。
為此建議:
一、完善服務網絡,打造“三秦暖蜂”關愛新格局。在西安、寶雞、咸陽等主城區及商圈、交通樞紐新建50個標準化“三秦暖蜂驛站”,配備智能換電、應急醫療、休息等設施,聯動本地餐企推行惠民餐服務。在高校聚集區開設“青春蜂巢”,設立恒溫取餐柜并提供政策咨詢服務。針對紅色旅游景區提升“紅色暖蜂”驛站功能,打造“思政課堂”。在鄉村重點縣的基層電商點嵌入“暖蜂服務角”,提供支持農產品冷鏈、直播等特色服務。同時,推進“陜暖蜂”數字平臺建設完善,集成導航、保險申領、技能培訓、求助等功能,提升服務智能化、便捷化水平。
二、健全權益體系,完善“紅惠陜遞”保障機制。由財政牽頭聯合保險行業開展新就業形態工傷保險與居民養老保險銜接政策試點,推出專屬“秦騎保”保險套餐,實施保費多方分攤,降低參保門檻。依托高校設立“新業態技能學院”,開展職業認證、崗位晉升等。加快各級工會“紅騎調解室”建設,建立專業調解隊伍,設立新業態勞動者權益聯席會議。
三、創新治理模式,構建“蜂行三秦”共治新生態。在全省選聘黨員騎手擔任“民情速遞員”,通過智能平臺參與基層治理、社情上報和安全巡查,享受積分獎勵和培訓支持。樹立具有代表性的“陜西騎手”形象,加強文化IP建設,依托紀錄片、榮譽評比和“騎游陜西”數字徽章等,增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職業自豪感和社會認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