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滿淑涵
新聞背景:2021年,國家衛健委等8部委印發《關于印發加快推進康復醫療工作發展意見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每10萬人口康復醫師達到8人、康復治療師達到12人。康復醫療服務能力穩步提升,服務方式更加多元化,康復醫療服務領域不斷拓展,人民群眾享有全方位全周期的康復醫療服務。
隨著全民健身熱潮持續升溫,“運動促進健康”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但由于不少人缺乏科學的運動知識,常常因為運動方式和強度不當反而造成損傷。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除了提高自身運動素養,還可以從專業人士那里取一份運動處方。今年省兩會上,農工黨陜西省委會集體提案關注“運動處方權”,認為賦予康復治療師運動處方權,一方面,可以對慢性病和失能人群等進行直接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增強康復治療師職業自信和專業認同感,提升康復治療師的社會地位,推動康復治療學科和人才發展。
運動處方可以分為健身運動處方、治療運動處方和康復運動處方。其中,健身運動處方以健康人群和慢病風險人群為服務對象,目的是提高體能、避免運動損傷。治療運動處方和康復運動處方以慢病人群、運動損傷人群和圍手術期人群為主要服務對象,目的是治療、改善和康復疾病。
根據《處方管理辦法》,處方是由注冊的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在診療活動中為患者開具的、由取得藥學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藥學專業技術人員審核、調配、核對,并作為患者用藥憑證的醫療文書。因此,處方權不僅是權利,更是責任。
農工黨陜西省委會在提案中建議,設置運動處方權的準入門檻,要求主管及以上等級康復治療師可以擁有運動處方權。同時,針對目前康復治療師水平參差不齊的現狀,增設規范化培訓基地,由培訓基地選派具有豐富臨床經驗和良好職業素養的資深康復治療師擔任指導老師,圍繞規培人員理論知識、實踐技能的需求和臨床實踐中存在的問題,通過課堂講授和臨床教學等方式,進行模塊化、專題式培訓,實現規培人員臨床康復思維和康復診療能力的同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