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作為科教大省擁有大量高校和科研機構,但長期存在科技成果轉化能力不足、科技資源潛力釋放不夠等問題,科技成果就地轉化比例較低,導致對本省經濟貢獻不大。
?后疫情時代和消費結構升級大背景下,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目的,供給側改革和需求側升級相結合,實現陜西省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機遇和挑戰并存。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在“雙碳”目標和能耗雙控的背景下,陜西作為能源大省,應加速淘汰高耗能產業,調整能源結構,鼓勵新能源開發利用,加快推進我省能源產業轉型,促進經濟綠色低碳發展。
高端裝備制造業是為國民經濟各大行業提供先進技術設備的產業,具有產業關聯度高、技術密集、吸納就業能力強等特點,處于價值鏈高端和產業鏈核心環節。我省是裝備制造業大省,肩負著建設高端裝備制造業強國的重要使命。
實施鄉村振興是黨中央作出的戰略性歷史性抉擇。近年來,省委、省政府堅持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積極施策真抓實干,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接續推動脫貧地區發展和鄉村全面振興方面邁出了實質性步伐,實現初步關聯互動,但距離形成高質量、高層次的融合發展和良性銜接還有改進空間,如體制機制尚待完善、產業發展質量和水平偏低、人才支撐不足等。
近年來,我省加快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加快建設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構筑內陸地區效率高、成本低、服務優的國際貿易通道。通過拓展新線路、開通專列、優化去程班列等措施,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輻射力和影響力持續增強,逐漸成為陜西對外開放的重要平臺。
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證,是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重要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9月22日召開的聯合國大會上表示,中國將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我省作為全國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前提下落實“雙碳”目標,加快能源消費和產業結構低碳化調整,任務重、時間緊、壓力大。
近年來,我省高校科技成果就地轉化工作有了新氣象、取得新成效。但還存在以下問題:一是規范高效的政策體系還不夠完善,體制機制還不夠健全;二是校企對接深度廣度不夠,企業吸納成果能力有限;三是服務滯后,科技成果轉化專業機構和專業經理人緊缺。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和國務院部署要求,把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作為穩就業的重中之重,確保高校畢業生就業局勢總體穩定。但對照促進我省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的新要求,還存在就業統籌管理工作有待整合、就業信息化體系有待完善、就業結構性矛盾有待優化等一些亟待解決的困難和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