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鳳縣政協
近年來,各地供銷社系統發揮自身綜合性合作經濟組織優勢、供銷品牌優勢和經營網絡優勢,助力農業發展農民增收。雖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市場競爭加劇,農民參與積極性不高;農村供銷體系信息不對稱,流通成本高、農產品銷售難;基層銷售實體(網絡)店不健全,強農、惠農政策支持力度不夠等短板。
為此建議:一是構建“供銷社+合作社+農戶”以銷促產新機制,實現“陣地”融合,拓寬“助農”廣度。與優質供應鏈企業參股合作,創辦合作社等經營實體,通過合作經濟形式,把監測戶等農村弱勢群體鑲嵌在以保供基地為支撐、訂單農業為紐帶、線上線下營銷網絡為依托的供銷產業鏈供應鏈上,賦能產業增效、農民增收。
二是構建精準對接供給側兩端新平臺,發展供銷連鎖超市,暢通內循環,以“服務”融合提升“便農”溫度。著眼商貿流通全局,著力銜接城鎮居民生活消費需求與農村農副產品供給需求,通過聯合合作、項目帶動、經營設施改造、招商加盟等方式,逐步發展以區域供銷綜合生活超市為樞紐、社區供銷果蔬超市為終端的連鎖經營網絡,為暢通內循環、促進城鄉融合注入供銷新動能。
三是構建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綜合合作新體系,以“功能”融合增強“惠農”力度。探索開展“三位一體”綜合合作,通過推動以農民合作社為支撐、農業社會化服務為核心的生產合作,以基層供銷網點為支撐,以消費品下行、農產品上行服務為核心的供銷合作,建立縣級部門系統聯動機制,整合各類資源,建成政策服務、農資展銷、農產品流通、就業服務、金融服務、安全生產等多個功能區,有效支持農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