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
巖溶碳匯作為一種潛力巨大的自然碳匯,因能夠吸收土壤或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形成溶解無機碳,已被納入國家“雙碳行動”戰略。近年來,我省能源工業增加值及高耗能行業的能耗均呈增長態勢,碳排放控制難度加大。而我省巖溶碳匯理論總量為37萬噸/年,蘊藏巨大碳匯潛力,但在2022年發布的《陜西省碳達峰實施方案》中卻未將巖溶碳匯納入其中。
為此建議:一是加強政策支持,推進系統性研究。制定支持巖溶碳匯開發的相關政策,鼓勵專項課題設立,尤其重視陜南地區的系統碳循環監測和碳匯調查。二是完善標準體系,創新核算方法。設立巖溶碳匯循環研究實驗室或監測中心,構建適合我省地質特點的科學規范的巖溶碳匯標準。三是創設示范區,融合生態治理。建立人工干預增匯示范區,通過石漠化治理等措施提高固碳能力,實時監測巖溶碳匯,為政策制定提供數據支持。